广州亚洲美食节LOGO和吉祥物来了
2019年5月16日至5月23日广州亚洲美食节将于在广州举办
本次广州亚洲美食节以“共享亚洲美食文化,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旨在推介广州美食美味、传播中华饮食文化。此次美食节不仅是一场美食盛宴,更是一个促进亚洲各国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亚洲美食展示平台。
4月21日下午,广州亚洲美食节视觉LOGO发布仪式在广州日报广报中心召开,发布会正式揭晓了亚洲美食节视觉形象LOGO以及吉祥物。
美食节LOGO
●创造者: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雪
●在犹如静谧夜色又似深蓝大海的底色下,城市地标广州塔与层层叠叠的多彩餐具融为一体,远观构成“美”“共”“羊”等字样。而广州塔的塔尖,则由广州亚洲美食节的英文缩写“GZACF”组成。这就是本次广州亚洲美食节的视觉形象LOGO,设计者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雪曾在2017年年底设计出广州城市形象LOGO。
●发布会现场,曹雪谈及这一LOGO的设计理念表示,这幅作品以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合”理念为指导,以亚洲文明对话交流互鉴所遵循的“美美与共、和而不同”思想为指引,以“共享亚洲美食文化,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因此整体造型形似“美”“共”“羊”等字样,同时又如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炊具“鼎”。底色以“蓝色”为主基调,寓意广州面向大海,包容、开放、和平的文化特质,今天新闻,展示亚洲各国来宾在广州共赏亚洲丰富多彩的美食盛宴的生动场景,今日新闻,表达了亚洲不同美食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体现出绽放与互动视觉效果。
●曹雪介绍,环绕着广州塔的红、绿、蓝、黄四种颜色,既体现了亚洲大部分国家国旗的色彩,也象征亚洲文明的绚丽多彩;同时寓意广州作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近代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的“四地”城市文化超凡魅力;更如流动的不同季节的色彩斑斓的的珠江;拓展开去,也象征了世界的四大海洋文明,整体形象形成了亚洲文明和而不同、文明互鉴、共享共荣的视觉效果。
设计者曹雪现场阐述LOGO设计内涵
●评委会专家、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阙镭认为,这幅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最重要的是能透过视觉形象去表达丰富的内涵寓意,尤其能从对美食的阐释上升到对文化的解读,体现了美食节的主题和内涵,即亚洲美食在羊城广州的交流,实现亚洲文明美美与共的精彩画面。评委会专家、《漫友》创始人、广东省动漫艺术家协会主席金城则进一步表示,该标志的形与色的图形构成极具动感,色彩简洁而内涵丰富,延伸应用效果十分突出,将为此次美食节的圆满举行增光添彩。
吉祥物:亚美
●姓名含义:取自亚洲文明对话交流互鉴所遵循的思想——“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同时又是广州亚洲美食节的简称。此外,“亚美”在粤语中也是个十分接地气的女孩名字。
●定位:懂厨艺的金牌美食家
●外貌:一只憨态可掬的白色小羊,头戴“木棉花”厨师帽,胖嘟嘟的小肚子上“顶着”广州亚洲美食节视觉LOGO,浑身乳白的形态像是一团松软面团,又似一朵白云。小羊扑闪着水汪汪的眼睛,两颊绯红地笑着,面部呈鲜亮的奶黄色,看起来又像是广式早茶里必备、香甜可口的奶黄包。
●创造者: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刘平云副教授
●这次的吉祥物是根据亚洲美食节LOGO出炉后进行延伸,既要体现亚洲美食节的文化意味,也要展现“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广州城市特质。与广州相关的吉祥物大多绕不开“羊城”和“木棉”这两大元素,比如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吉祥物。‘花城’是这次设计吉祥物的一个核心词,因此木棉花的元素也必不可少。
●所以,刘平云选择“反其道而行之”。为了让“老元素”绽放“新活力”,刘平云大胆创新,不选择“木棉”的主体颜色红色,而是大胆改为乳白色,围绕“云山珠水”的“云”做出设计,同时又和广州早茶文化里的奶黄包相呼应,显得鲜活生动;木棉花形象也由大缩小,以往大面积的红色木棉花色块被放在吉祥物的头顶一侧,变成一个木棉花造型的厨师帽,同时又像一个皇冠。这样的改变,让吉祥物“亚美”的整体白色造型和头顶红色点缀形成了一个强烈的视觉对比,观感舒适又不失现代感。
●“一个好的吉祥物,离不开主题性、在地性和时代性这三个重要的特质。”刘平云认为,在设计吉祥物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符合主题,广州亚洲美食节的吉祥物必然是绕不开美食的;其次要传达出活动举办地广州的特质,即在地性。羊城、花城、和广府美食都应该在吉祥物中有所体现。最后,一个成功的吉祥物要有时代性,跟上现代人的审美潮流,让人看了有想为之消费的欲望。他透露,接下来还将考虑为“亚美”设计出几组动态造型,以适应不同场合与平台的传播需求。
近20万民众参与LOGO征集活动
从3月4日起,以体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魅力为目标,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受广州亚洲美食节执委会办公室委托,面向全球征集广州亚洲美食节视觉形象LOGO系统。公开征集活动分为“征集—初评—网络投票—终评”四个环节。短短几周内,不仅征得200多件作品,同时吸引了近20万市民和网友参与到活动当中,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本次LOGO征集的投稿者来自全国各地,参赛者中既有设计师、美院师生等专业人士,也有中小学生、工厂工人、退休老人等普通市民,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构思,用手绘或电脑设计出形式丰富的亚洲美食节LOGO,以独到的方式阐释他们对广州和亚洲美食文化的理解。经过对200余件作品进行筛选,15件作品进入网络投票环节,最终票数前10名的作品进入终评环节。在短短一周的网络公开投票中,近20万名网友参与了投票,其中最高得票的作品获得2万多投票,获得“最佳人气奖”。
4月1日,执委会办公室组织专家评委对入选的10件作品进行了终评评审,专家组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内涵、主题,以及广州市举办美食节活动的主题定位和“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城市特质为准则,评委们以高标准对美食节LOGO进行评定,认为入选的这十件作品中,从艺术水平、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都从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广州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
秉承着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主题内涵,广州举办美食节活动的主题定位,以及“云山珠水,吉祥花城”的城市特质为准则,评委们最终确定第一名为空缺,并评选出获得第二名和第三名的作品。第二名作品设计者为余健君,第三名作品设计者为郭君玉。
为保障美食节视觉形象LOGO的艺术水准、主题定位和文化内涵,广州亚洲美食节执委会办公室确定启动专家约稿机制,委托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雪老师团队进行创作。
随后,执委会办公室再次组织专家组对11件优秀的作品进行评审。评审最终一致认为,曹雪院长团队创作的作品与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倡导的精神和城市形象定位高度契合,寓意丰富,可解读性高,以美食为媒介,更好地传递了亚洲美食文化文明交流互鉴的精神内涵,因此选定为广州亚洲美食节的视觉设计LOGO。
发布会上,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获本届美食节LOGO征集活动第二名作品的作者,她是来自年仅27岁的广告公司设计师余健君。她告诉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对于此次获奖感到十分惊喜,这次经历也让自己受益匪浅。“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工作也选择了留在广州。
听到将在家门口举办这样一个国际性的美食节,感到很自豪,也毫不犹豫地选择参与LOGO征集,希望能为广府美食和文化的海外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广州是一个很包容的城市,不仅有自己的饮食特色,在这里你也能吃到很多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各地的美食。”
来自二十六中办公室的林丹妮老师(右),她是一名听障人士,但却用画笔为这次的亚洲美食节增添色彩。今天她也来到了现场。
广州亚洲美食节进入倒计时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花城广州就将迎来广州亚洲美食节。
广州日报从即日起推出“不出广州,吃遍亚洲”大型全媒体策划报道,将推出“精品珠江⋅亚洲美食文化长廊”、食神打卡花城、海陆空“全域”美食文化交流、“咖”说美食、悦读美食、“不出家门,吃遍亚洲”大师定制厨房、“不出广州、吃遍亚洲”领事带你外国驻穗领事带你品味广州、广州亚洲美食节四地推介会(广州、香港、澳门、佛山(顺德站))、寻访粤菜的亚洲足迹、“我最喜欢的亚洲美食”系列发布”、广州美食记忆展示平台在内的一系列围绕美食的活动,全方位展现广州的“亚洲美食地标”,擦亮“食在广州”城市名片。
(神秘美食地图一角已揭开,静待亚洲美食长卷展开,邀你入画)
广州亚洲美食节期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将沿着从白鹅潭至琶醍的珠江两岸景观,展现珠江水域与食在广州的历史发展脉络,并以广州地图为蓝本,以珠江为线索,将分布在珠江南北两岸的美食地图画成手绘长卷。
在这幅广州美食地图长卷上,你可以看到一江两岸的广州美食,将艺术与美食融合成一幅美丽画卷,在画中带你游“美味广州”。“食神打卡花城”大型系列报道则拟邀请各界知名人士担任“食神”,与记者一起进行体验式采访,从酒楼到住家、从食材到大宴、美食之旅。
此外,海陆空“全域”美食文化交流活动邀你飞机上也能喝早茶,“咖”说美食带你品一品“虾饺烧麦”的前世今生,“不出家门,吃遍亚洲”邀请粤菜大厨为你独家定制亚洲美食节菜单,“寻访粤菜的亚洲足迹”大型策划融媒体产品与你共赏“舌尖上的粤菜漂流记”,“你一票,我一票,叉烧包才能出道”推出“我最喜欢的亚洲美食”系列发布,评选出广州地区亚洲各国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名店、名厨、名宴、名菜、名点、名小吃、名手信、亚洲异国美食等。
从南越王宫博物馆出土的美食器皿、食材,到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开始向世界传播餐饮文明文化……广州以美食之名与世界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广州美食记忆展示平台的推出则让所有名人大咖、市民网友的“独家美食记忆”登上亚洲美食节的美食文化展览平台。
美食盛事年年有,
今年特别盛大!
广州亚洲美食节系列活动,已经开展!
多个令品牌享誉亚洲的奖项即将颁出!
作为实力班底的你们,
怎会错失这次难得机会呢?
赶紧来递交报名表吧!
赶紧来递交报名表吧!!
赶紧来递交报名表吧!!!
(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通过广州日报、广州日报官方微信、广州日报客户端、等广州日报全媒体矩阵,美食导报、美食导报官方微信、官方微博、H5页面、凤凰网、网易新闻等媒体公布最终结果,完成此次的“我最喜欢的亚洲美食”品牌系列发布,并对此次活动进行回顾报道。
开设多个投票渠道,广州日报官方微信、广州日报客户端、、广州日报微博、美食导报官方微信投票,方便全民投票,报纸设置长期投票专栏及微信设置投票子菜单。
我最喜欢的亚洲名厨
参选要求如下
我最喜欢的亚洲名店
参选要求如下
我最喜欢的亚洲名点
参选要求如下
我最喜欢的亚洲名菜
参选要求如下
我最喜欢的亚洲名小吃
参选要求如下
我最喜欢的亚洲名手信
参选要求如下
我最喜欢的亚洲异国美食
参选要求如下
注:
1.申报单位或企业参照相关评审条件,按要求填写附件内的报名表格,加盖公章,送达活动组委会进行审核。要求单位附带照片原图和报名表一起发至邮箱767415545@qq.com,名店要求门面店原图、名厨(标注现时任职单位、现时职称、曾获奖项)、名菜(提供菜品名称和最新菜品原图)、名小吃和名点(提供菜品最新原图)、名手信(提供最新原图)。
2.请务必按要求提供完整的申报资料,否则视为报名无效。
3.名菜、名小吃、名手信每店每品牌只能申报一款。
4.名手信、名小食、名菜、名点都要提供参选品种图片,名厨要提供个人相片,名店提供门面图片,名菜、名点提供菜式照片。
5.评选方式:网络投票(占40%)和专家认定(占60%)。
6.报名时间:4月11日— 4月26日。
7.网上投票时间:2019年4月26日开始。
8.活动形式及流程:报名表审核一经通过,所有参赛单位统一进入网上公投阶段(4月26日),群众可在官方发布的投票入口进行投票。投票截止后,参赛单位及其参赛菜式进入专家评分阶段。最后网上投票分数结合专家评分产生最终得奖结果。
(*本次评选免收费用)
广州亚洲美食节
“我最喜欢的亚洲美食”系列发布
报名表下载
(扫二维码下载)
“亚洲名店、亚洲名点、亚洲名菜、亚洲名异国美食、亚洲名小吃、亚洲名手信”报名表
我最喜爱的亚洲名厨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