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付丽红又出新作 茶舞之韵里的道教文化“其元”

时间:2019-04-12来源 : 中国网七彩云南作者 : 马琛

4月11日,付丽红对外发布又一个新作品《其元》,这是一部以道家思想为主题的茶文化片,付丽红凭着对茶的痴迷和自己对艺术创新的坚持,再次完成了一部灵魂深处的经典之作“其元”。

付丽红介绍,《其元》,落魂于茶中,游走在道中。取其茶之灵,悟其元之心。故相而不改,无得安其身!

付丽红认为的茶道,其实就是人们在饮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理念精神和道德观念,它是茶人的自我修养、处世哲学、审美情趣等的集中体现。

她表示,陆羽《茶经》的问世,促使中唐以前的粗放式饮茶转变为艺术品饮,标志着中国茶道的初步形成。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茶道的萌芽,到中唐时期茶道的最终形成,处处打上了道教思想的深刻印迹。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与阴阳五行学说,道教所提倡的清静无为、顺应自然、崇简抑奢观念,以及致虚守静的修养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茶道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影响。

“茶生于名山大川,承甘露之滋润,蕴天地之精气,大自然赋予其清新恬淡之秉性与恬静超脱的情怀,这与道家淡泊、清灵的心态深相契合。”付丽红说,因此,道家的“致虚守静”观念,自然而然地渗透到茶道中来,成为中国茶道最基本的精神之一。这种观念在茶道中表现为“茶须静品”,也就是说,人们在饮茶之时,通过营造一种宁静气氛和空灵虚静的心境,让茶的甘芳静静地浸润心田肺腑,使每一个茶人的心灵在虚静中显得空明,精神在虚静中得到升华与净化,思维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物我相忘、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唐代诗人温庭筠有诗云:“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洞花入林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仙翁白扇霜乌翎,拂坛夜读《黄庭经》。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西陵道士茶歌》诗中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虚静空明的茶道境界,这是以致虚守静为旨归的道家思想影响的必然结果。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也明显受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的深刻影响。”付丽红表示,有论者曾经指出,道家思想是《茶经》的哲学基础,这是很有见地的观点。陆羽曾经说过:“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经·一之源》这句话一向被后人所津津乐道,其涵义与道教的崇简抑奢信条何其相似。陆羽设计的风炉,则贯穿了易经八卦和阴阳五行学说。风炉用铜铁制成,如古鼎形。它有三足,一足铸“坎上巽下离于中”,意思是煮茶时把水坎放在上面,风巽从下面吹入,火离在中间燃烧,所说的是煮茶的原理。一足铸“体均五行去百疾”,意思是饮茶使五脏调和,百病不生,所强调的是饮茶的功效。

付丽红说,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是儒、道、释文化的有机统一。茶道起源于中国,古人在唐或唐以前,就已将饮茶作为修身养性之道。事实上,中国茶道并没有局限于以茶道修身养性,而是积极地去发现茶饮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饮茶是一件亦简亦繁的事情,简单时只需放茶、倒水两个动作就可以了。而在较正规的场合,饮茶的仪式比较复杂,注重礼仪、情趣和意境,这正体现了茶道中庸、和谐的精神。

《其元》这部作品,是付丽红从学习茶艺,到编导、教授茶艺,再到茶舞的研究、创编和推广茶文化的又一个旅程碑。她用《其元》这个道教文化题材作品,讲述了茶道与道家文化的精髓,让广大爱茶人士能更好的了解茶文化。

艺术是不用编导的,付丽红一直在尝试茶艺美学不同形式的实践。无论是微电影还是茶舞创作,还是茶品研发,都在用不一样的视角诠释着她对茶的这份挚爱。(马琛)

(责任编辑:黄俊飞)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924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