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的龙舒大地,清风徐徐,菜花飘香。
在舒城县山七镇庞畈村绿油油的蔬菜基地,笔者见到“85后”小伙儿李月儿时,他正蹲在蔬菜大棚里,仔细查看着的蔬菜根、茎、叶,偶尔站起来接听电话。
大棚外,一辆辆大卡车依次开来,李月儿猫腰钻出大棚,指挥着工人把整理好的蔬菜搬上卡车。
“最近的订单有点多,我的菜都有点供应不上了。另外,镇上安排我到邻村开展产业扶贫……”可能觉得让我们等到现在,小李有点不好意思地对笔者说。
“小李很能干,干出了一番事业!”田间地头上,乡亲们对他赞不绝口。
但想当初,小李刚回来村里时,大家却并不看好他。“上了这么好的大学,那么好的工作都不要了,还是回到了村里,能有什么大名堂?”
村民说的不假。李月儿世代都是农民,他是家族里唯一的大学生,家里对他寄予很大的期望。大学毕业后,他在南京一家跨国公司上班,年收入十几万元,曾是父母的骄傲和乡亲们称赞的对象。
为什么要辞职?李月儿说,主要是有一件事深深刺痛了我。他说,2010年那个冬季,他回家了,闲暇时,他帮母亲卖菜。那天早晨,他与母亲推着几板车菜来到了菜市场。天气格外的凛冽,李月儿与母亲坚守着。菜贩一个一个过来询问,但他们只是瞟了几眼也就过去了,或者把价格压得很低。从早上一直到十点多钟,只卖出了三十公斤菜不到。
西北风刮起来了,温度又骤然下降,李月儿和母亲冻得瑟瑟发抖。这时一个小贩过来了,他把菜翻开看看,嫌这嫌那,不断的挑刺,最后又要极低的价格收购。母亲实在忍无可忍,说,你给个良心价吧,这价格实在不行。没想到小贩竟说,我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母亲当时又生气又着急,嘴唇都紫了。
事后,李月儿了解到,类似的情形在村里很普遍。“农民辛苦种点菜本就不容易,又遇菜难卖。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首先要发展产业,只有规模上去了,打开市场销路,农民才有话语权,农民才能有钱赚。”李月儿告诉笔者。
就在这一年,25岁的李月儿毅然辞职,回到村里流转了土地,当起了菜农,自己多年积累的30多万元,还有借来的20多万元,全投了进去。
“当时的压力非常大,不仅父母反对,亲戚朋友也不赞成,认为这是瞎折腾。”李月儿回忆道。
由于不懂技术,加之对市场行情把握不准,种菜的第一年,李月儿果然如大家所料:败走麦城,不仅成本收不回,还欠下了外债。
“只要有决心、方法对,我就一定能成功。”李月儿说。他一面冷静分析失败的教训,一面多方学习请教,外出考察。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和不懈努力,第二年,他的蔬菜基地终于扭亏为盈,全年收入达到30多万元。
李月儿成功了,但他没有忘记父老乡亲,更没有忘记自己返乡创业的初心。他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统一了种植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义务免费教授大家的种植技艺,并鼓励大家加入他的合作社,带领乡亲们“抱团”合力闯市场。
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全镇有意愿、有劳动能力的家庭都兴起了蔬菜种植的热潮,年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
现在的李月儿,没有了城市生活的娇气,每天早早起来,到蔬菜大棚走走看看,看着绿油油、长势正旺的青菜,他总发出会心的微笑。他说,我要种植、养殖、农家乐一起经营。
“不离土不离乡,照样奔小康。”李月儿信心满怀地说: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愿更多的年青人回乡创业,乡村振兴大有可为。(陈胜 薛礼俊)
(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