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云南泸西: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助推乡村振兴

时间:2019-03-21来源 : 中国网七彩云南作者 : 王建平 蒋惠云 王子英

走进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金马镇太平村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的基地里,就能够看到部分大棚上贴着党员示范棚的标签。作为太平村党总支书记和太平村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的负责人,赵家模积极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多年来,通过摸索与实践,他率先发展种植蔬菜和花卉,目前已发展到100余亩。

花卉种植管理

“现在我们村除了智障者,90%的人都在服务社的基地打工。”赵家模说,作为党员先锋模范,不仅要从自我做起,带领群众改变传统的理念,不断探索、实践、创新,还要练就一把好手,掌握一定的技术,如何栽好菜,如何栽好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种植方法,党员要带头创新方法,学习外来的经验,再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一般农户,依靠现代农业致富。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太平村把推进“村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于2017年11月成立了太平村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全村185户建档立卡户入股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通过采取引入外资,建档立卡户每户入股100元,村干部每股两万元的模式,共筹集资金480余万元建设了占地面积108亩的蔬菜大棚基地。

外国专家指导花卉种植

“我们现在正在改造1200亩蔬菜和花卉大棚基地。我们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现在分红是先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村组干部的股份作为集体股份暂时不参与分红,要让村集体的股份慢慢壮大。”赵家模介绍。

“我家把土地全部流转出去,一年租金收入是4000元,在合作社入股100元,已经分了3次红,最高的一次是1500元。我们夫妻领着小孩在附近打工,一天挣得80块左右。既有打工收入,又方便照顾一家老小。”太平村村民刘润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家把3亩土地流转出来收取租金,再到基地里打工挣取一份收入,同时还参与了入股分红。如今,“三薪农民”在太平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太平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引种的瑞克斯旺花茄销往广东、深圳等地

在金马镇,像太平村农业综合开发服务社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有很多。近年来,金马镇重点发展蔬菜、花卉、特色种养殖业。至目前,全镇共流转土地4万余亩,引进农业企业23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9个。金马镇依托金爵红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建立了金马镇党建脱贫“双推进”——金爵红教育实训基地。该基地占地9400亩,搭建1个教育培训教学区,并设有育苗培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花卉种植基地、冷库包装加工基地4个实训基地的“1+4”培训平台。基地共种植蔬菜45种,花卉80种,邀请国内外专家、乡土人才、龙头企业负责人、种植大户采取集中授课、技术交流等方式,带动了周边2500户农户发展专业种植,群众增收1800余万元。

这是泸西县推行“党总支+合作社联农户连龙头企业”全覆盖模式的一个缩影。依托辖区内32家重点龙头企业,该县在全县81个村(社区)成立农村综合服务社,至2017年底,实现了131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社全覆盖。到2018年底,实现了全县9.1万个农民家庭、35.5万农民扶贫产业全覆盖。目前,泸西县共流转土地15万亩,建成标准化蔬菜基地13万亩、优质水果基地24万亩、生物产业基地7万亩、花卉苗木基地0.78万亩,贫困户通过“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方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户均增收6000多元,实现了“建好一个党组织、办好一个合作社、壮大一个集体经济、做强一批龙头企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共赢目标。(王建平 蒋惠云 王子英)

(责任编辑:黄俊飞)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924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