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建水县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不断挖掘文化资源,找准文化特色,丰富文化内涵,创造文化旅游新的消费增长点,为全县文化旅游发展提供服务支撑。
全力打造文旅融合基地——建水古城。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建水古城是建水文化的聚集地,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推动古城风貌保护与恢复,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产权不变,限时改造,政府补助”和“降建筑高度,降建筑密度,降人口密度”的原则,重点完善古城历史风貌街区、游客中心、旅游商品销售、文庙、朱家花园、团山民居、学政考棚的建设和配套。目前,31条历史街区风貌恢复及迎晖路、临安府衙、玉皇阁等片区建设稳步推进。朱家花园园林景观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崇正书院精品酒店、武庙片区等项目顺利实施,紫陶博物馆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不断充实文旅融合内容——旅游景区。建水文庙重点充实儒家文化、国学文化,根据自身景区的文化特点,在开展祭孔、经书诵读、传统民乐演奏、射圃、古礼等活动的基础上,重点推出开笔礼、成童礼、成人礼等儒家“三礼”主题活动,让游客在参与中体验和感悟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学政考棚重点充实科举文化内容展示,深度挖掘科举制度,成功举办了科举院试实景演出,开设文房清供展览馆及藏稀堂,并开发了一系列文创旅游商品;朱家花园主要充实家风文化,追溯家风文化历史,成功举办开门迎宾仪式、朱家老爷贺寿礼、朱家婚嫁礼、中秋祭月、“凌波仙子”水仙花艺术展等,深受游客喜爱。
重点培植文旅融合产品——建水小调。“建水小调”是建水旅游的一顿文化大餐,节目包括“民歌小调、方言说唱、民族歌舞”三大版块,把建水的市井文化挖掘出来与游客共享,成为一台旅游者到建水爱看、想看、必看的好节目,是文旅融合的美好结晶。建水小调不少曲目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各类音乐比赛中获奖,如滇南彝族四大腔的《沙莜腔》《海菜腔》《五三腔》《四腔》《西乡坝子一窝雀》《青菜青》《小妹花》《编花调》等。
着力打造文旅融合产业——建水紫陶。推动紫陶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互动,走出一条以特色文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性”道路,让做紫陶、购紫陶、赏紫陶成为一种时尚。建水县紫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被列为全国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2018年1月举办了亚洲财富论坛·建水紫陶·世界艺术大赛,推动世界陶艺文化交流融合。建水紫陶品牌效应日趋突显,紫陶已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地理证明商标;建水被授予“中国名陶之乡”称号;建水紫陶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金翠芬)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