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云南从游客需求和政府管理“两端”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通过“互联网+”“旅游+”构建了一个“内外兼修”的省级旅游生态。但在发展过程中,云南旅游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打造符合用户需求的优质旅游体验产品以及如何改造传统旅游模式和构建新的旅游模式?对于这两个问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历新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好玩毋庸置疑,但如何玩好却值得深究。“游客想来云南旅游,知道云南自然风光好,人文民族风情也很好,但是到了云南之后却不知道应该怎么玩,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业态创新去引导他们。”厉新建表示,要加强业态创新,引导游客体验,其中就包括围绕云南旅游资源定制旅游等一系列新业态的发展,这样游客来到云南之后有了引导,就会像“照着药方去抓药”一般,满足旅游需求。
同时,要树立全域思维,满足游客体验。游客体验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目的地整体的环境,其中自然、社会、人文、技术、市场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游客体验。“云南省政府出台史上最严22条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措施,归根结底是希望给游客到云南来旅游时,有一个诚信安全的市场环境,游客不需要在看景观的同时还在担心被坑蒙拐骗。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我相信游客到云南来旅游体验时,才能真正获得优质体验。”历新建强调,从这些方面去着手,对云南下一步优质旅游的发展,有着关键作用。云南想利用丰富的资源走的更远,那么无论做什么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让游客在旅游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高品质的服务。
而关于如何改造传统旅游模式和构建新的旅游模式,厉新建表示,目前旅游处于一个“千层饼”市场,在这个大形势之下,在分层发展过程中,显然不能用原来的标尺去衡量所有的市场需求。所以在面对新模式时,一定要有分层应对的思路。云南需要多花点精力,把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
“怎样把环境作为整个旅游发展过程当中的大背景,在这个背景当中去吸引各种各样的产品,各种各样的创新,融入到空间当中。怎样把云南做成一个大舞台,而不是简单的把云南作为一个具体的产品,这可能是从老的向新的一个转变过程中,思路上需要去转变的。就像手机原来是通讯产品,现在手机是一个平台,有很多娱乐的元素可以在应用商店下载,云南需要做的就是这样一个转变。”
厉新建说,在搭建这样一个舞台的时候,怎样去吸引企业?政府除了做好监管之外,怎样做更多的服务,怎样利用云南的自然、人文和文化等资源,把创意产业做好?就需要政府搭好台,企业唱好戏。环境监管,资源开放,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围绕云南的资源,做更多的资源组合,包括深度体验、定制旅游等创新。
“云南从旧模式向新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借助技术的手段来改善政府运行的项目,怎样利用科技的手段来提升供给和需求匹配的效率,这是需要关注的”。技术改善效能,科技提高效率,走出传统的组团接团模式,要让科技在旅游供求匹配机制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尹晓)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