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云南两会】听基层人大代表讲脱贫攻坚二三事
发布时间: 2019-01-31 17:38:24 | 来源: 中国网七彩云南 | 作者:李明 | 责任编辑: 黄俊飞
“3年来,云南全省共有374万贫困人口脱贫、15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14.03%下降到5.39%。”1月30日,云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黄云波在2019年云南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脱贫攻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云南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发布会现场
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云南的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着贫困面大,攻坚任务重;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等困难。过去三年,取得上述成绩实属不易。广大基层干部以实打实干的热情、动真碰硬的豪情、造福群众的真情担当着脱贫致富“先锋兵”。让我们听听4名来自基层的省人大代讲述他们亲身经历的脱贫攻坚中的感人故事。
省人大代表,泸西县县长莫伟:挂联干部的“家宴”
2018年9月27日,莫伟带着自己从商店里买的“88烟”、云腿月饼、“泸西荞酒”来到挂包户张正兴家“打平伙”,莫伟挂联的其他贫困户也拿着“东山洋芋”“苦荞菜”“土鸡蛋”一起来张正兴家“打平伙”。当莫伟来到张正兴家时,张正兴已将家中整理得“史无前例”的干净整洁。莫伟和挂联群众一边拉着家常,一边操办起“家宴”。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品尝着一碗碗带着乡村气息的饭菜,距离更近了,感情更深了,脱贫的动力更强了。
省人大代表,泸西县县长莫伟
长期以来,有的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脱贫难度大;有的贫困户对挂联干部缺乏信任,不理不睬;有的贫困户故意隐瞒家庭收入,哼穷叫苦,不说实话;有的贫困户甚至排斥挂联干部入户走访,意见较大∙∙∙∙∙∙∙∙∙
在大家共同劳动、共享“家宴”中,贫困户觉得我们帮扶干部没有嫌弃他们,贫困户感受到了我们帮扶干部的真心和真诚,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同时,“打平伙”,让贫困户前所未有的重视起家庭环境卫生,把整治自己庭院卫生和个人卫生变成了一种行动自觉。
“我再也没有意见啦!”张云中在“家宴”中多次由衷的说。张云中是莫伟挂联的贫困户之一。在此之前,张云中对扶贫工作不满意、不支持,总是在发牢骚,是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眼中的“钉子户”。在“打平伙”过程中,莫伟沉下了身子与他拉家常、讲政策,嘘寒问暖,打开了他多年的心结,他认可了莫伟这个“亲戚”,说出了“掏心窝子”的话。后来,张云中从“钉子户”变成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先进模范。
在泸西县,4300余名干部与13177户53582名贫困人口,通过一场场“家宴”,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领导干部放下的架子、沉下的身子,换来贫困群众从心底认同帮扶干部、认同党的扶贫政策。经过不懈努力,泸西全县实现所有贫困乡镇、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人口已脱贫12017户49190人,未脱贫1160户4392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5.4%降至1.26%,并于2018年12月顺利接受省级第三方考核评估验收。
省人大代表,施甸县县长李文广:“被狗追”“鞋底掉”换来群众“笑颜开”
都说扶贫苦、扶贫累,但我们的干部在苦事累事中,也逐渐练就了“黄连树下弹琴——苦中作乐”的基本功。
有刚开始扶贫入户被狗追了300多米侥幸逃脱、后来入户入到狗见了都不叫的趣事,也有山路走了一半鞋底掉了的“哭笑不得”事,还有结婚喜宴上劝新娘返校读书的较真事,更有变化很大的成就事。
省人大代表,施甸县县长李文广
施甸山区群众家家都有炒茶的习惯,价格大概10多元一斤,一开始干部入户的时候自掏腰包买过“扶贫茶”,塑料袋打开才发现茶叶里都混着杂物,一根一根挑了还得过几道水才能喝,经过几年的产业扶持和发展,当地的“古树茶”“大树茶”早已告别了“粗制不卫生”的局面,手工茶坊制作出的精品茶叶,最高的卖到上千元一斤,一般的也卖到了100多元一斤,原来管都懒得管的“茶树”,都成了香饽饽。
2017年经过党委政府的努力,木老元乡至大地村的新公路开工了,新公路占用了部分群众的土地和山林,因为群众不理解修路的重要性,项目进度缓慢。要致富先修路,吃够了不通路的苦,大地村臭水组的杨绍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深思熟虑,杨绍李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主动无偿捐献了自家的5亩土地,20多亩核桃林。有了杨绍李做榜样,群众纷纷无偿捐献自家的土地和山林,2018年初,新公路顺利挖通。
木老元乡木老元村水沟脚小组村民阿福开,家中只有6亩山地因缺少水源,土地贫瘠,土地产出只能解决一家人的温饱所需。儿子外出打工,工资仅够自己开销,女儿正在上大学,女儿的学费和生活费成了阿福开夫妻的心病。党委政府了解到阿福开家的情况后,本着“精准帮扶”的原则,联系到蓝心科技公司董事长,介绍阿福开夫妻到公司的蔬菜种植基地打工,每人每月1900元的工资还包吃住。现在两个人的工资不仅可以解决女儿的学费和生活费,还能有结余。
“在蔬菜公司打工挺好的,包吃包住,工资够用了,同事好相处,公司就在由旺,重要的是老板和气,好相处,今年特意约老板来我家过节。”说起打工生活,阿福开喜笑颜开。过去,因总是放不下家里的土地故土难离,加上年纪大了还没技术工作不好找,夫妻俩只能有一天没一天的打零工。现在工作稳定还离家近,阿福开夫妻别提多满意。
“施甸这片土地每天都有很多脱贫攻坚的故事发生着,随之带来的是老百姓的信赖与支持,是干群关系的改善,是群众工作变得更有温度、更有热度、更有人情味了。”
省人大代表,彝良县洛旺苗族乡乡长熊慧:苗族乡的“四变”
昭通市彝良县洛旺苗族乡是一个深度贫困少数民族乡镇。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洛旺3.2万干部群众锁定目标、直面困难、积极而为,全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原来的14272人下降到4272人,贫困发生率由47%下降到了13%。伴随着贫困人口的减少,洛旺苗族乡的各方面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省人大代表,彝良县洛旺苗族乡乡长熊慧
交通条件变了。全乡硬化公路里程达159公里,实现了行政村100%通建制村公路,42%的村民小组通硬化公路。群众生产生活成本极大降低,比如过去运送一立方砂石到中厂村要130元,现在仅要50元了。各类商品销售流动车更是走村窜户,群众走出家门就可以采购到生活必须品。
人居环境变了。一栋栋拨地而起的新民宅,一片片茁壮成长的竹子、一条条清洁的水泥路、一间间飞扬着红旗的综合活动室、一张张平和温暖的笑脸……2016年以来,乡里先后组织实施了农村危旧房改造754户,易地搬迁411户、特困安居工程480户,解决了123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全住房问题;积极推进标准化寄宿制学校项目,全面完成标准化卫生院室建设,实现建档立卡户家庭医生100%签约服务,孩子上学有保障,医疗服务更优质。乡级建立垃圾焚烧场,各村修建垃圾焚烧池,全面开展改厕改厩工程,实施退耕还林1.8万亩,认真落实“河长制”“路长制”,基本实现山水路林一体化管理,生态更优,环境更美了。
干部作风变了。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是乡村干部。启动之初,面对任务到人的压力和“5+2”“白加黑”的工作节奏,有的选择了离开,有的被动留下观望,而更多的人主动扛起了责任。妻子怀孕却未曾陪护作检查的扶贫干部范鑫,全年未回过家的外地干部普永聪,把村里社里的事务都记在本上心上的驻村队员向如荣,定期带着党员打扫卫生的村总支书记张孝彬……面对脱贫攻坚大局,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一个基层干部的担当与作为。
群众精神面貌变了。依托各基层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以及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等方式,组织群众开展“七改三清”活动,着力培养文明卫生意识,逐步扭转过去东西乱放、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等陋习。利用“讲习所”共同学习脱贫攻坚政策,共同研究本组脱贫攻坚事项,共同讨论本组星级文明户评选,认真开展新民风建设和自强诚信感恩教育,婚丧嫁娶从简、治山治水、环境卫生等群防群治作用发挥更加突显。而散落于各村寨的活动广场或吹奏着芦笙曲,或跳起了广场舞,似乎在欢快的诉说着山村褪变的故事。
省人大代表,禄劝县茂山镇副镇长杨明国:驻村工作队队长“无情”与温情
禄劝县茂山镇有10个村委会,农村人口有9000余户3.7万人,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654户5560人。自2016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茂山镇突出“精准”二字,紧紧围绕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和贫困村10项指标这个工作标准,以“三率一度”为目标,各项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观,群众生活蒸蒸日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止目前,茂山镇4个贫困村均已达标,1654户556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脱贫1562户5358人,仅有92户202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现在的0.57%。
省人大代表,禄劝县茂山镇副镇长杨明国
基层扶贫干部很不容易。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基层扶贫干部全身心扑在脱贫工作上,白加黑,5+2,把陪伴家人的时间用在脱贫攻坚工作上,不是在下村的路上,就是在贫困户的家里;不是整理脱贫攻坚工作台账,就是下村了解记录贫困户家庭情况,各种艰辛只有基层扶贫干部能深刻体会。
董晓霖,今年36岁,是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茂山镇里最偏远一个贫困村委会(娜拥村委会)的驻村工作队队长,按照组织安排,他于2017年下半年正式开始驻村担任队长,驻村以来,首先他不分白天黑夜进村入户与群众交流,了解民情,解决问题,跑遍了娜拥村委会的所有村小组,晚上就住在村委会,由于脱贫攻坚任务重,时间紧,娜拥村委会又属于省级贫困村,贫困人口多,又是彝族、苗族、傈僳族聚集的村委会,各项工作急需推进,而且困难重重。了解了村情民情后,作为队长的他,积极向单位争取资金,团结村委会干部,带领群众一起干,一起解决问题,他的到来使娜拥村委会各项工作顺利推进。2018年11月份,镇里知道他的妻子将要生产,而且老人又不在他家里,镇里的主要领导和他说:把手头的事情做完,提前回家照顾媳妇。他说:现在是脱贫攻坚冲刺阶段,各项工作正是紧张推进的时候,再等等吧。临到媳妇已经住院了,他才急匆匆的办完请假手续从村委会赶到医院陪同媳妇。本以为,他会多照顾妻子和孩子几天,一个星期以后,他又出现在了娜拥村委会。一次,在镇里遇到他,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和他说:队长,不要这么拼命嘛,到时候媳妇和孩子不认你呢。他笑笑说:没办法啊,村里的事情一大堆,不和村里一起干,到时候拖镇里的后腿呢。这就是基层的扶贫干部,身上有脱贫攻坚的担子,心里装着责任,放弃陪伴和照顾妻儿,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让脱贫攻坚政策得到落实,群众得到实惠。(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