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至2019年1月1日,“触摸香格里拉祈福2019”迪庆州香格里拉市首届转经祈福节暨穿城赛跑活动在香格里拉市举行。三天两夜跨年祈福活动,通过在独克宗花巷举行长桌宴、篝火锅庄舞,在月光广场转经祈福,在香格里拉市穿城跑等特色活动,吸引了全国游客慕名而来。
独克宗花巷位于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北门,花巷以传承和创新藏文化核心,整合藏区非遗体验、藏文化风情街、第5颗陨石系列酒店、《遇见·香格里拉》秀等全业态,为游客提供一场无与伦比的藏文化体验之旅。
放空自己 花巷里独特的心灵SPA
在独克宗花巷里有这样一家小店“世华湘蒙”,是由两位勇敢追求自己梦想的年轻人一起创造的,男的叫蒙古,女的叫阿娇。这是一个心灵疗养站、生活体验馆,他们一直努力挖掘每个人内心中的香格里拉,尽所能向大家展示一个更完美的香格里拉!
蒙古说:“这里是一个社会价值及精神享受的特色休闲空间,我们希望努力使大家收获一份特殊的礼物,给一些有思想包袱的游客带来一些帮助,让每个到这里的人都能受益终生。”
“这里是一个真正自由的公益空间,您可以从早晨开门一会坐到晚上关门,不会有任何人来约束您的时间和方式。”蒙古说,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非常真实及美丽的香格里拉,也可以了解到世华湘蒙的成长故事和我们灵魂深处的思想态度。我们希望更多的朋友能从传统的框框中跳出来,从不一样的视角去观察我们眼前的一切,你可能会发现一片全新的天地,而那可能就是属于你的天堂。希望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把人性本之中最原始、最自然、最真实的那份天然的“美”传递给身边的人及我们的世界。让大家感受真正的香格里拉,体验其实“香格里拉不止是香格里拉”。
在店里,有很多游客留下的见闻与感悟,这每一个游客的故事就是香格里拉的故事。
唐卡绘画 花巷里亲手绘制的安静
说起藏族文化,就不能不提起唐卡。唐卡系藏文音译,是绘制或刺绣在布、绸或者纸上的彩色卷轴画。据史料记载,唐卡艺术的兴起,可追溯到吐鲁时期中叶。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
为推广唐卡艺术,独克宗花巷引进了香格里拉唐卡画院,在这里建了一个分院。香格里拉唐卡画院是一家以唐卡为主的藏文化展览画院,对藏族文化和唐卡艺术全方位的探索和研究是香格里拉唐卡画院的核心精神。画师洛桑顶品每个月会根据独克宗花巷的特色活动时间,带着游客体验唐卡绘画,亲身感受唐卡艺术。
洛桑顶品说,我们一般会先上一节理论课,介绍唐卡的起源和流派、格鲁派的发展历史、佛陀的一生等内容,让每一位游客对唐卡这种艺术形式有初步了解。之后会上一节绘画课,由游客动手描画,内容为铅笔素描佛头、佛脸、佛像等,以及素描山、水、花草、树木等自然景观。两节课的内容会根据游客的时间做具体安排。
“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我勾勒出一条条优美的曲线,完成一幅简单的唐卡作品,这是全所未有的体验,这是我第一次那么深入的了解到唐卡艺术。”一名体验唐卡绘画的游客说:“在绘制唐卡过程中,我仿佛在喧嚣中找到了安静的力量。”
陶艺体验 花巷里新土陶上的藏族元素
香格里拉卓玛陶艺体验馆,是香格里拉第一家集土陶艺术、软陶DIY制作为一体的综合的体验馆。在独克宗花巷正式开业后,体验馆也迎来了很多游客。
“从2005年开始,我的陶艺体验馆一直开在城中心,所面对的客人基本上大多是本地人。选择搬入花巷是因为花巷里有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游客,这样我就有机会把我们藏族的传统手工艺及藏文化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了解它。”扎史卓玛开心的说。
扎史卓玛从小就与泥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陶艺启蒙老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省分会副会长,藏区著名画家、陶艺师刘榕老师。之后的10多年间,扎史卓玛没有停止过对梦想的追求,一直致力于把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陶艺相结合,把藏文化融入到现代艺术中,展示给更多的人。
扎史卓玛说:“原来的土陶很容易碎,游客携带并不是很方便,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摸索之后,我改良一些方法,做出了不易碎的土陶,并在土陶设计加上藏族元素,终于形成了独具有藏式独特风格的系列作品。”
传统技艺融入了藏族独特元素,更加精美别致。随着各种各样的设计图案的完成,扎史卓玛新土陶产品也受到了很多游客的喜爱。
“非遗文化宝库” 花巷里的“非遗文化体验馆”
独克宗花巷自成立之初,即以前瞻视角深入挖掘在地文化,以传承和发扬非遗藏文化为核心,设立了“非遗文化体验馆”。
体验馆里有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康巴弦子,有来自美丽小镇奔子栏的藏式木碗,有藏家厨房的美味秘密尼西黑陶,还有玛尼石、藏毯、藏香、藏刀等,散落在民间的多元非物质文化遗产汇聚于此、焕发新生,堪称一座包罗万象的非遗文化艺术宝库。
据独克宗花巷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12月以来,独克宗花巷举办了多个非遗文化传承活动,举办了迪庆州首届“光影非遗”论坛,邀请来自省州各地的非遗保护专家、摄影家、民间摄影爱好者等相聚一堂,为迪庆非遗保护事业建言献策;同时,展出了“光影非遗·留驻乡愁——首届迪庆非遗主题摄影展”的146幅作品,并将持续展出至2019年。此外,举办了“2018独克宗花巷少儿非遗公益课堂”,邀请对藏文化及唐卡艺术深有造诣的噶拉洼唐卡画院文化总监东宣再,为来自迪庆州各幼园小学的20个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唐卡课,并在手把手教孩子画唐卡的过程中,带孩子亲身体验非遗魅力。未来,“非遗文化进花巷”系列活动将持续开展。
独克宗花巷,以划时代的情景式商业格局,改变现有商业发展生态,重构旅游产业价值和发展模式,满足当代消费者体验需求,打造“体验经济”和“非遗经济”,在创造下一个商业新风口的同时,也促进了非遗文化的活化新生。(马琛)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