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云南省政府新闻办、省绿色食品办开展的“绿色云品美好共享·香溢世界云花篇”主题采访活动,30余家媒体对云南省2018年绿色食品“10大名花”部分企业进行走访考察。花卉作为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中的八大重点产业之一,凭借云南良好的自然气候优势,目前全省花卉产业基础厚实、产品结构齐全,已经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统计,2018年前三季度全省花卉种植总面积达158万亩,较去年同期持平;花卉综合总产值386亿元,同比增长10.4%;花卉种植业产值290.7亿元,同比增长9.9%;花卉加工业产值达20亿元,同比增长7.5%;花卉服务业产值75.3亿元,同比增长12.9%;花卉出口总额1.2亿美元,同比增长20.1%。全省鲜切花总产量达80.5亿支,其中,鲜切花外销量达76.3亿支,占鲜切花总产量的94.8%;盆栽观赏植物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产量达4亿盆,同比增长分别是6.4%和7%。随着国内花卉消费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全省花卉产业呈现出生产规模持续扩张、产业发展信心提振的良好态势。
自主研发品种创新提质增效 助推转型升级
一直以来,云南以全球化的视野,积极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深入参与全球花卉行业竞争,积极引进国际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
位于玉溪澄江的昆明南国山花园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长年专注于新产品的研发。据该公司董事长杨玉勇介绍,企业致力于蔷薇科蔷薇属、虎耳草科绣球属等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已收集并栽种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共计1800余种;累计获得月季新品种授权39个,绣球新品种授权9个。公司自主研发的绣球花“博大蓝”颜色为纯蓝色,可根据需求调制成粉色,5年内不修剪,植株面积可达5至10平方米,很受市场欢迎;月季品种“冰清”为淡绿色,其诞生填补了多年来我国鲜切花领域自主育种的空白。
此外,玉溪通海的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拥有3个自主知识产权玫瑰新品种,“云秀”牌玫瑰鲜切花被评为云南名牌产品。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为老百姓带来诸多实惠。如今,该公司入社成员210户,农户种植面积达到780余亩,年产销玫瑰鲜切花4000余万支。
云南花卉企业、花农合作社不断丰富品种结构、改进生产设施、提升种植水平,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加快推行现代花卉种植模式,积极探索全新交易模式,稳定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打造世界一流“云花”品牌。截至目前,云南自主研发花卉新品种总数已累计达580个,占全国花卉新品种总数的60%以上。其中,“红唇”“金辉”等玫瑰新品种均价超过2元/枝,是市场普通品种售价的2倍;单位面积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以玫瑰切花为例,采用水肥一体化种植亩产量从传统的5万支提升到了10万支,亩产值提高2至3倍,花农亩均收入达3.3万元,是种植玉米、水稻和马铃薯的10倍。
产业园区建设 培育新型主体
长期以来,云南省花卉经营组织小散弱、生产设施设备落后、企业找地难、租地难、生产配套设施用地得不到保障、品种和技术推广应用难等突出问题和矛盾极大的制约了花卉产品品质的提升,为了打通以上发展瓶颈,根据云南省气候多样、适宜区广泛的特点,省农业厅开始在红河、玉溪、丽江等地着手规划建设一批集科技研发、示范推广、标准化种植、物流集散、品牌打造、花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一流现代花卉产业园区,并以园区为平台,集中研究解决花卉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
在红河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区内,“七彩云菊”已成为公共品牌,以非洲菊为主打的科技研发、良种繁育、生产示范、保鲜加工、标准化绿色生产技术、规范化采后处理和物流包装的产业链已基本完善,初具规模。
截至目前,共吸引18户国内领先农业龙头企业签约入驻,并与荷兰安祖、西露丝、比利时EP等多家国际花卉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其中云南爱必达园艺有限公司(小米生态链企业)种苗国际一流、种植技术国际一流、设备设施国际一流;上海虹华可生产3600多个菊花品种,种苗销售亚洲第一。形成以园区为载体,多种形式经营主体抱团发展的全产业链集成式开发,实现了国内领先技术、稳定销售渠道与政策性资金的有机融合。(刘荣)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