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 时尚 直播 热图 科技 快消 小镇 专题 联盟

云南西双版纳:旅交会亮出“新”字牌 多元融合激发旅游产业新动能

时间:2018-11-19来源 : 七彩云南作者 : 李明

  11月16日至18日,2018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以下简称“旅交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旅游发展委员会组织州内相关单位、部分旅游企业参加本次旅交会,在传统景区展示的基础上,还特别向公众展示了西双版纳丰富多彩的文旅新产品及新业态。呈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的新成果,展现了西双版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打造世界旅游名城”的整体形象。


展会期间,西双版纳旅游展台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赠送小礼品、接受咨询、走访、洽谈、媒体宣传等方式,对西双版纳旅游进行全方位推介。据统计,本届旅交会西双版纳旅游展台共发放宣传资料及宣传品15000份,接受业内和公众咨询5000余次,达成意向合作、供销协议10余份,涉及金额150余万元。

文旅融合  1+1>2的化学效应初显

在本届旅交会上,西双版纳旅游展台一款布偶亚洲象因其憨态可掬的造型、亲民的价格迅速走红,成为新一代“萌宠”。


打造出这款亚洲象IP文创产品的是云南金孔雀旅游集团。“金孔雀旅游集团立足于亚洲象保护,以野象谷救助象的故事为线索,研发了布偶小象,小象冰箱贴、陶瓷小象等70多种产品。”云南金孔雀旅游集团营销中心市场部经理张莉介绍道,集团还结合基诺族、哈尼族、傣族等当地少数民族风情,设计了太阳花钥匙扣、民族手工包、风铃等20多种特色文化产品,同时深入挖掘手工造纸、贝叶经等民族非物质文化,开发30余种文化商品,建立了金孔雀文化创意产品体系。


文化是最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资源。多元民族文化资源既是西双版纳的瑰宝和取之不尽的财富源泉,更是西双版纳“全力打造世界旅游名城”的制胜法宝。


西双版纳除了有优美的自然景观,还是民族文化的大观园。西双版纳世居着傣、汉、哈尼、彝、拉祜、布朗、基诺、瑶、苗、回、佤、壮、景颇13种民族。民族文化、热带雨林、观赏植物、野生动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构成了西双版纳种类齐全、全天候和常年性的丰富旅游度假资源,展现出绚烂多彩的天然画卷,散发出无尽的魅力。


古纳卡傣族文化园位于景洪市曼贺纳村。该村是景洪市的周边保存最为完整的傣族村寨之一,目前保留着103栋傣族竹楼,和一座古寺庙。同时,村里保留傣家织布、傣陶、酿酒、傣家造纸、竹艺等多个傣族传承文化项目,是一处傣文化与版纳风情相结合的旅游胜地。村寨四周郁郁葱葱,古老的傣家竹楼掩在一片翠绿之中,优美的自然环境、古老的傣家气息,每年吸引约100万人前来观光旅游。


当地依靠傣家文化带动了旅游业发展,旅游业效益又反哺文化传承与保护,形成了良性循环。古纳卡傣族文化园2017年开始,公益赞助了一个傣文字学习班,提供周边村寨儿童免费学习傣族的文字,传承傣家文化。




本届旅交会,西双版纳还派出了阵容强大的演出队伍参会。绚丽的傣装、曼妙的身姿、飞旋的纸伞、婀娜的舞蹈……西双版纳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像块磁铁,把不少客商、市民都吸引了过来,还有观众上台和演员互动共舞,有效提升了西双版纳和云南省的整体宣传效果及形象。

茶旅融合  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济

普洱茶,是云南最为知名的“名片”之一。说到普洱茶,就不得不提西双版纳。版纳茶区是普洱生产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的区域之一。悠久的植茶历史,同时又是一部多个民族习俗、文化相互的交融的历史,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茶文化,蕴育了积淀丰厚、博大精深的普洱茶文化。


推动茶旅联姻、茶文融合是国内茶产业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旅游创新业态的必然要求。如今,西双版纳将生态茶文化旅游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茶产业的行业特点,构建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济,互促共生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被称为“普洱茶第一县”的勐海县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构建了以“勐海茶+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康体养身+学习体验”为重点的“勐海茶+”产业体系。本届旅交会上,该县推出了5条“茶文化旅游线路”:景洪—南儒山—大益庄园景区—景洪;景洪—大益庄园景区—勐混贺开古茶园—南儒山—景洪;景洪—南儒山900多年大茶树—景真八角亭—大益庄园景区—景洪;祈福千年古茶树、寻根百年大益茶——南儒山之旅;七子饼古茶山——勐海古茶探秘体验之旅。

“纵情山水间,茶亦能醉人”。在勐海,大山延绵,满山茶树。仔细闻一闻,仿佛到处洋溢着茶叶的清香。游客除了可以探秘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品尝道地普洱茶、体验茶主题客民宿以外,还能全程参观参与普洱茶生产过程,亲手压制几饼普洱茶,馈赠亲友、收藏留念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旅交会上遇到菩提帕莎昆明区域负责人吕文修时,她正在熟练地用英语邀请外国客商品尝普洱茶、向他们介绍自家的产品。菩提帕莎志于西双版纳普洱古树茶事业,以及民宿特色文化的布局与发展。


“菩提帕莎坐落于上百年民族村寨,静享傣王旧址之上安宁。是最具民族特色代表性民宿和六大茶山私人定制茗茶品鉴之所。”吕文修介绍,每一位来到菩提帕莎的朋友都能住原汁原味的傣家民宿,喝古树纯料普洱茶,享受压茶体验,领略普洱茶的魅力。

航旅融合  “飞”出西双版纳旅游新热度 

西双版纳州东南与老挝相连,西南与缅甸接壤,与泰国邻近。


这些如今看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过去由于交通的原因,一直是西双版纳发展旅游短板和痛点。

这些问题随着西双版纳机场通航运营得到有效缓解。“十二五”期间,西双版纳机场实现了2012年突破200万、2013年突破300万,2015年突破400万人次。从运行效率上看,西双版纳机场2015年至2017年的放行正常率均位居全国机场第一。目前机场第四期改扩建项目已启动,完成后将踏入国内大型机场行列,成为“国内通达,辐射南亚(东南亚),中转国际,联通五洲”的云南次区域枢纽机场。


本届旅交会,西双版纳机场积极参与推介,带来了西双版纳新开航线和航线旅游产品相关信息,通过与参展的航空公司、旅游企业充分沟通交流,在航旅融合发展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据非常准大数据统计,西双版纳机场2018年10月国际/地区航班量同比增长全国排名第一,达到433.3%。同时10月28日冬航季航班换季后,西双版纳机场新开了5条航线,新增绵阳、遵义、临沧3个通航城市,至此西双版纳通航城市达到29个,在飞航线37条(其中有泰国清迈、泰国清莱、老挝琅勃拉邦3个国际通航城市),共计17家航空公司在西双版纳机场运营。

目前飞往西双版纳的旅客主要以西南、华中、华东、华北、东北地区为主,未来1至2年西双版纳机场还将计划开通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航线,以及哈尔滨、沈阳、厦门等多个国内航线,新增更多经停航线。

此外,为方便旅客出行,西双版纳机场还在云南机场集团的统一部署下大力发展“智慧出行服务平台”。主要为旅客提供了智慧停车、智慧卫生间以及自助安检验证和“刷脸”登机等智慧服务。


以自助安检验为例。西双版纳机场的自助安检验证能够实现人像识别、人证比对、安检验讫、跟踪识别和闸机自动放行等功能,实现了全自助(值机、安检、登机全流程自助)、全无纸(值机、安检、登机全程无纸)、全航司(可支持所有航空公司)、全人脸(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OneID理念的充分应用)。安检人员不再需要人工比对证件、登机牌和乘机人,也不再需要加盖安检验讫章,既减轻了一线人员的服务压力,也提高了机场的运营效率。

农旅融合  催生美丽乡村经济

坐落于勐景来内的香水莲花稻田庄园是一个集旅游、休闲、种植等多元素结合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在自然及人文景观的旅游资源方面之外,庄园还增加了“七彩花田”和农庄休闲项目等丰富的旅游产品。在景区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以乘坐电瓶车观光游览,观赏千亩花海,近距离体验农作过程,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还可居住在东南亚特色庄园,亲近“香水莲花”的高贵、典雅、健康气质,享受住宿、度假、游乐的休闲时光。


“1月红莲文化节、2月向日葵创意季、3月辣味版纳时尚农夫集市、4月泼水节、5月热带田园丰收节、6月药膳美食节、11月田园生活体验月。”香水莲花稻田庄园负责人介绍,在2019年发展项目上,除了积极打造节庆文化品牌,庄园还将举办各式农事体验、田园观光等活动,让游客能更好地体验美丽西双版纳。

体旅融合  让西双版纳旅游“动”起来

勐远仙境位于西双版纳国家森林自然保护区,拥有保存最为完好的一片热带雨林,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汇聚了热带亚热带的植物物种和动物物种。景区拥有溶洞景观、石灰山季雨林、喀斯特地貌等资源,以热带雨林风光、热带雨林溶洞群落、南传佛教、宝角牛王文化、傣族瑶族民族文化等为核心。


“依托传统旅游资源,景区发展到一定时期也曾遭遇瓶颈。”勐远仙境市场部负责人丁莎莎说,景区依托溶洞、雨林、喀斯特地貌等资源,推出热带雨林穿越、溶洞探险、户外拓展等项目。游客可以跟随专业领队徒步穿越原始热带雨林,在藤蔓纵横交错的雨林深处,寻找侏罗纪时代的痕迹,感受地球本来的样子;可以深入纯黑地心世界,亲身体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近距离观察钟乳石的生长,探寻古老传说中“宝角牛”的遗迹,感受与世隔绝的心跳……


此外,景区还有洞穴生物多样性科普知识活动、动植物科普游学活动、民族民俗体验、康养度假等高中档旅游服务。

“本届旅交会,是西双版纳旅游融合发展的缩影和展示。”西双版纳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玉坎嫩介绍道,目前,西双版纳州正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打造世界旅游名城”的要求,全面推动旅游革命,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和旅游市场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李明)

(责任编辑:黄俊飞)

为你推荐

返回首页 返回栏目首页

关于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 公告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本站地图 | 对外服务: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union@china.org.cn 电话:86-10-88825924 京ICP证 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