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实地考察祖国山岳地理、江源河流,足迹遍及今天的21个省市区,经过30年考察撰成60万字地理名著。云南是他地理考察的重中之重,从1638年到1640年的一年零九个月里,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三迤大地的名山大川,为云南留下了宝贵的地理学财富。
11月6日,由中央驻滇、省市主要新闻媒体记者组成的“寻踪徐霞客大美彩云南”——媒体重走霞客路宣传云南旅游文化活动采访团走进滇文化发祥地——云南昆明市晋宁区,沿着当年徐霞客的“足迹”,分别到盘龙寺、安江古渡(今古滇艺海大码头)、金砂村、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深入了解徐霞客旅游文化资源为这座滇国故都带来的崭新活力,感受晋宁全域旅游的魅力。
“于是挂帆向东南行,二十里至安江村,梳栉于饭肆……”公元1638年,徐霞客“遐征万里”来到昆明,自安江古渡登岸,有了环滇池周游的壮举,在晋宁考察20天的时间里,留下了约6000余字的游记。据了解,目前晋宁区5个自然和文化遗存点已于今年5月列入第四批“徐霞客游线标志地”,包括晋城老城区(含盘龙寺)、昆阳旧城(含昆阳小街文明坊、县衙旧址、九水井)、滇池南部水域、金砂寺、石将军山。据考证,在公元1638年农历十月初四至十月二十四日的二十天时间里,这5个认证点都是徐霞客到当时的州城考察自然地理环境、城池、衙署,游览周边风景名胜,考述州境主要河流和山脉,考察自晋宁州至昆阳州沿滇池湖岸自然、社会状况的重要游线。
如今,当年徐霞客考察过的地方,已经成为晋宁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康养旅游新区、古滇郑和文化名城、高原湖滨宜居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宁将依托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认证地进行科学保护,传承好游线遗产,并将深入挖掘游线标志地的人文内涵,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为晋宁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文支撑,也将为传承和弘扬徐霞客精神,促进徐霞客游线向世界申遗列入国家项目,推动地方文化旅游发展奠定基础。”晋宁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王建平)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