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昆明诺仕达集团、晋宁区政协在古滇艺海大码头举行徐霞客游线标志地安江古渡码头揭牌仪式,七彩云南·古滇名城亮出了第一张“世界名片”。这也标志着,为世人所熟知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游线标志地景区开发与保护,在云南晋宁迈出了实质性的重要一步。
揭牌仪式上,晋宁区文体广电旅游局负责人介绍了徐霞客从晋宁安江古渡大码头登陆晋宁并在晋宁游历的重要历史意义:“据徐霞客《滇游日记四》记载: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西征万里来到昆明,应滇中名士唐大来(担当和尚)之邀,乘船自安江古渡码头上岸,来到了滇南晋宁,徐霞客在晋宁期间,在唐大来等晋宁名士的陪同下,游览了晋城古镇、盘龙寺、金砂寺、昆阳小街等地。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段,成为晋宁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谈到徐霞客游线标志地的揭牌意义,以及对游线标志地景区今后的发展思考,昆明诺仕达集团党委书记任怀灿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安江古渡游线标志地这一块碑,它的历史的存续应该说是让人们进一步、更深地了解了晋宁安江这一代经济发展的历史,它的深厚的根、深厚的魂就在这块土地上。结合当下的文化旅游产业,我们昆明市也按照总体规划在这里建立了古滇艺海大码头,也就是说,昆明市和云南省在文物的保护方面具有超前性。这些年在昆明市委市政府、晋宁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特别是晋宁区政协还有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在具体落位这个事儿上做了很多工作。我认为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是一部宝贵的历史史诗,它对今后人们探寻这块宝地丰厚的文化资源,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认证启动后,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晋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安排部署,自今年4月起,晋宁区全面开展了“徐霞客在晋宁”的走访、调查、论证和申报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紧张有序的工作,今年5月19日,晋城老城区(含盘龙寺)、滇池南部水域、金砂寺、石将军山、昆阳旧城(含昆阳小街文明坊、县衙旧址、九口水井)成功入选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人民政协报社、中国地质学会徐霞客研究分会、宁海县人民政府联合命名的“全国第四批徐霞客游线标志地”。其中,经初步查明,安江古渡码头在七彩云南文化旅游名城区域范围,在清朝时期由安江村船户仝立的《水运秩序条约碑》,碑文详细记录了清乾隆年间安江村船运行业管理,货物、人员乘载费用收取等有关规定,证实了安江自明朝至清乾隆年间古渡码头的延续发展情况。这次举行的安江古渡码头徐霞客游线标志地揭牌,可谓实至名归。
下一步,晋宁区将根据徐霞客游线标志地认证总体情况规划旅游线路,因地制宜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成熟一块挂牌一块,挂牌一块保护一块,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亮出更多的文旅产业发展名片,持续推进全区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王建平 陆晓旭 梅玫)
(责任编辑:黄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