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徐霞客 感受楚雄大姚之古朴秀美
发布时间: 2018-07-23 11:52:06 | 来源: 七彩云南 | 作者:刘荣 | 责任编辑: 黄俊飞
“路织千山积翠连,穷边欲尽到天边。风留古德云还在,界辟诸天月正悬......”这是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十二月,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游云南省大姚县妙峰山德云寺夜宿,写下的珍贵佳作《宿妙峰山》。如今德云寺已是名震遐迩的风景名胜区,也是一大佛教圣地,享有大姚八景之一——“妙峰晚翠”的美誉。
7月17日——19日,“寻踪徐霞客大美彩云南”——媒体重走霞客路宣传推介云南旅游文化活动走进楚雄州大姚县,沿当年徐霞客的足迹,感受“金马碧鸡”发源地、中国彝族十八月历发祥地、咪依噜故乡的独特魅力,重点对今年5月大姚县成功认证第四批徐霞客游线标志地的白塔、美泗村、龙泉寺、妙峰山德云寺4个自然和文化遗存点进行采访报道。
一段历史 穿越380余年与霞客相约
那一年,徐霞客50岁开外,从江阴故里出发,途经浙江、江西、湖南,穿越广西、贵州,最后抵达云南。这是他一生中时间最长、困难最多、成就最大的一次出游,也是最后一次。
在大姚游历的6天,徐霞客以旅行家的角度记录了走过的每一个足迹,从元谋县进入大姚,到法慧寺、龙泉寺、大姚县城、妙峰山,在《徐霞客游记》中,他用了1800余字的篇幅和七言律诗《宿妙峰山》来描述这段奇妙之旅。
在大姚游历的过程中,妙峰山德云寺是徐霞客的一段重要旅程,他在此夜宿等待彻庸禅师一日之久,但因禅师在外云游,不知何时归来,留下佳作《宿妙峰山》后离去。
18日,寻踪徐霞客采访团有幸来到德云寺,重温徐霞客之旅,从大姚县城驱车,一路山道弯弯,草木葱郁,幽静雅致,远远就看见古刹矗立在青翠葱郁的茂林修竹中。
沿着台阶信步而上,只见苍柏古树高大魁梧,遮天蔽日,厚厚的苔藓布满山体石壁,鸟语花香,十分清幽,悠然间便来到德云寺门口。
寺的大门建成一座牌楼,画栋雕梁,古色古香。进入寺内,是一个半月莲池,寺内古建筑物雄伟壮观,楼阁交错,庄严肃穆,加之寺周苍松翠柏,古木参天,三山环抱,幽雅静谧,凤尾森森,日晖漏影,简直是一幅绝美画卷。
一个契机 助推大姚旅游新的增长极
“大姚要以申报徐霞客游线标志地为契机,以打造大姚文化旅游名片为目标,深度发掘徐霞客游线标志地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旅游价值和精神价值。”大姚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李国荣表示,下一步,大姚要积极探索“旅游+”新模式,不断增强文化旅游软实力,助推大姚精准扶贫和全域旅游发展。
白塔
目前,大姚县已经开展了徐霞客精神进校园、馨欧莱杯重走霞客路徒步古道行活动。同时对徐霞客游线标志地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提升游线生态环境质量,在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注重在展示地方特色、延续历史特色、传承文化特色上下功夫。按照将大姚县城打造成AAAA级景区,将白塔、西河印象打造成AAA级景区,将蜻蛉湖打造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创建目标要求,计划投资1.5亿元,对白塔公园进行提升改造,并列入2018年第二季度开工项目。(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