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誓词碑” 见证普洱民族之魂

发布时间: 2018-07-04 15:58:33 |来源:七彩云南 | 作者:刘庆明 |责任编辑: 刘荣

 

在云南普洱,有一座光辉灿烂的丰碑,它就是树立在普洱市宁洱县民族团结园内的“民族团结誓词碑”。

走进民族团结园,一座雄伟的牌坊就矗立在面前,牌坊的正中央“民族团结园”五个金灿灿的大字非常醒目,叫人肃然起敬,过目不忘。

上完近四十台的阶梯,一座碑亭就展现在眼前。在这一碑亭里就树立着那块著名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在碑上,清晰地篆刻着字字如铁的碑文:“民族团结誓词,我们二十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誓词下签名的是傣族、拉祜族、基诺族、哈尼族、回族、僳僳族、佤族、汉族、白族等各族各界的代表48人。

这块“民族团结誓词碑”具有特殊的历史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象征。它碑长142厘米,宽65厘米,厚12厘米,用白色石灰石雕刻而成,阳刻碑名,阴刻楷书碑文。它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

该誓词碑是在1951年1月1日的佤族传统盟誓仪式后建立的,旨在加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民族团结。此碑原位于宁洱以前的红场,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遗弃,找回后在2000年安放于今天的民族团结园内。誓词碑1986年3月被列入宁洱县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1月被列入第四批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族团结誓词碑”与普洱山遥遥相望,和普洱人民共同走过了光辉的六十多年,它虽历经沧桑,但仍保存完好;它字迹清晰,雄姿犹存,风采依旧;它真实地记载了解放初期思普地区党政军领导同志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实行民族大团结的历史,反映了各族人民拥护共产党、爱戴共产党的心愿,是滇南民族团结最好的鉴证之物。看着这块誓词碑,我非常的激动,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现在的誓词碑已经用碑亭保护,在碑亭的后面还建起了“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馆”,里面陈列着很多的有关思普地区革命和民族团结的历史遗物和照片。现在的民族团结园内有碑亭、浮雕、陈列馆、牌坊式古典大门,已经成为人们进行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刘庆明)


新闻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