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贫困群众的贴心人
发布时间: 2018-05-16 15:43:07 |来源:富源县委宣传部 | |责任编辑: 尹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家住宣威市的浦发银行曲靖支行客户经理李涛在富源县的脱贫攻坚战场上,一干就是一年。初来乍到的他并不熟悉这里,就连吃饭、洗澡的地方都没有。他没有因困难而退缩,始终坚守在扶贫攻坚第一线,每天走村入户,最终与这里的村民打成一片,扶贫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小坝村位于富源县富村镇东北部,距政府所在地34公里,国土面积6.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10亩,人均耕地0.5亩,林地3302亩。全村辖7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01户279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9户302人。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包谷、洋芋、养殖生猪为主。
自2017年5月以来,李涛驻扎在村里,配合当地村干部进村入户,认真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摸底调查。为了扎实做好小坝村精准扶贫工作,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他经常走村串户,与群众交心交谈、倾听民声,积极开展村情民意走访,利用早晚群众空闲时间,到情况特殊的贫困户家中多次恳谈,倾听他们的呼声,适时讲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时整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及建议,在村委会集中讨论。
通过多次的实地调研,他对小坝村基础情况、经济发展现状、道路状况、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深刻的认识。“当地村民经济收入单一,主要靠种植农作物和外出务工,没有劳力的家庭长期处于贫困线之下,靠政府救济维持生存。因此寻找长期有效的产业发展,成为小坝村委会村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李涛说。
为了做好扶贫工作,李涛恪尽职守,赢得村里人的一致好评。刚来到小坝村委会时,没有食堂、澡堂,就连办公用的电脑都没有,条件十分艰苦。即使是这样,他还是始终坚守在扶贫攻坚主战场。没有食堂,李涛就自己做饭,几个洋芋,一碗面条就能解决;没有澡堂,自己烧一盆热水也能解决;没有电脑,自己从家里带来一台。在长期的走访过程中,他结识了很多老百姓,经常有村民给他送点白菜、洋芋等蔬菜,村民也会邀请他到家里吃饭。
从2017年5月至今,他才回过七次家,家里两个孩子女儿上高二,儿子上三年级。李涛说:“以前每天都是我接送孩子上学,自从下乡扶贫以后,家里所有重担都落在妻子身上。和家人开视频成了解压的方式,偶尔妻子也会带着孩子从宣威来看我。我儿子几乎每晚都要和我开视频,让我给他检查作业,教他做作业。”
小坝村委会地处云贵两省交界处,是通往贵州省盘州市的门户,所属自然村周边没有任何企业,土地、空气没有受到污染,林地资源较为丰富,空气质量好,生态环境优良,区位优势明显。李涛多次带领小坝村党总支书记杨松走访富源、宣威等多处产业加工项目。根据当地区位优势,多次与发展构树产业的金嗓农业公司交谈达成一致的目标,现已把小坝村发展构树产业专题报告向单位申报,争取资金60万元,预计7月能得到回复。
“小坝村还有许多的山茅野菜,但都是农户零星采摘出售,我们准备利用这一优势,带领村民在周边荒地里移栽山里的野果、野菜,以树草莓、刺脑包为主,集中管理,以此增加收入,争取早日脱贫,早日致富,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李涛说。(徐平)
相关新闻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