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致命“演化陷阱” 源于人类无意间活动

发布时间: 2018-05-11 14:29:30 |来源:科技日报 | 张梦然 |责任编辑: 曹洋

 

英国《自然》杂志9日发表的一项生态学研究显示,人类对美国内华达州一处牧场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居然使当地的一个蝴蝶种群由正常到几乎走入进化“死胡同”,再到开启新一轮演化的起落变化。该研究揭示了人类活动如何在不经意间驱动了动物界的演化适应。

25年前,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科学家麦克尔·兴戈与卡密勒·帕姆森,在一篇论文中描述了美国内华达州卡森城的艾地堇蛱蝶(Euphydryas editha)的一个隔离种群,开始演化并形成了对非本地植物——长叶车前的偏好。而长叶车前是通过人类的养牛业才引入当地的。

现在,同一研究团队在最新发布的这项研究里面,介绍了这一蝴蝶种群曾彻底摒弃了其传统食用植物小花柯林草,演化产生了对长叶车前的完全性依赖,从而使该种群形成了一个致命的“演化陷阱”——即物种对那些实质上对其有害的事情产生了偏爱,也被称为进化的“死胡同”。2005年,当地人类停止养牛后,这个“陷阱”终于被触发,当地所有艾地堇蛱蝶种群出现崩溃,并走向灭绝。


该研究清楚地表明,人类活动在不经意间会给自然种群带来具有潜在致命性的“演化陷阱”,同时也展现了这种关系的动态特性。在养牛场停止经营一段时间后,当地生态逐渐得到自然恢复,蝴蝶种群回归以柯林草为食,由此开启了新一轮演化进程。

团队成员呼吁,这一研究结果意味着,在未来规划人类改造、保护栖息地的措施时,有必要将这种关系考虑在内。

总编辑圈点

对自然界所有动物来说,“演化陷阱”一旦出现,无从逃避。科学家此前已经识别出近40种“演化陷阱”——而它们几乎都是由人类活动制造出来的——我们的农业、建筑、人为污染,甚至是盲目的动物保护,也包括像本文中这样无意间引入了外来物种。人类改变环境的速度太快了,被“演化陷阱”困住的动物,只能步步走入深重的灾难。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