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相亲角当成情绪宣泄口

发布时间: 2018-03-21 09:14:14 |来源:新京报 | 作者:曾于里 |责任编辑: 孟君君

 

相亲角现象本是极端个例,不必把它上纲上线普遍化了。

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又火了。这次是因为一次“行为艺术”。

相亲角现象是极端个例

郭某某是海归女博士,1983年生,未婚,她在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做了一个相亲行为调查,她给自己相亲,用摄像机偷偷录下了当时的具体情况。当得知郭博士83年生的时候,镜头中的父母纷纷说:“这么大,你这个情况麻烦了。”“你看她读到硕士,没什么用。女孩子不要读太多书。”“在这里,男的就是银行卡,女的就是房型……这个房型还可以。但是她年纪大了,所以她这个房子在郊区。”

看完郭博士的采访视频,发现这个调查是“行为艺术”。因为她的整个调查带着强烈的主观意识、偏见甚至编纂色彩,你藏着摄像机偷偷拍摄,仅仅选取符合你要求的素材,最终得出多么耸人听闻的结论都不奇怪。这样的调查不严谨,也不具有普遍性,更近乎“作秀”。

再看一下郭博士采访所得所悟,本质上也是“陈词滥调”。去年所谓的“相亲鄙视链”就在舆论闹得沸沸扬扬,这一次不过是换一个包装,找一个新的传播点——比如“大龄女青年是郊区房”,重申我们这个社会最引人关注的议题之一:单身大龄未婚青年面临的婚姻难题,他们或者想结婚而不得,或者想单身而不得。于是,一种焦灼情绪就这样蔓延开来了,关于相亲角的挞伐之声再次响起。

每一次相亲角轻易挑起情绪,不免给人这样一种感觉:仿佛相亲角是单身未婚青年不幸福的罪魁祸首,中国式父母是他们不幸福的最大障碍,只能除之而后快;仿佛相亲角不存在了,单身未婚青年就翻身做主人了。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有些人对相亲角的态度非常激烈,比如,他们认为去相亲角是“自取其辱”。他们反对相亲中对双方条件的选择,认为谈条件就是“物化”,好像纯真的爱情就是超脱世俗存在的,它只听从内心的召唤,不应在乎条件。但事实是,爱情的生发本身,就是一种条件选择的结果。我们更容易和女神、男神一见钟情,你认为这是“本能”,毋宁说你的本能早就替你做出选择了,比如,样貌好的人往往受到青睐。这个时候,外貌就是一种条件。

同样地,当男女双方还没有爱的基础、甚至还不认识的时候,外在的条件,比如年龄、户口、房产等,自然成为双方衡量是否合适的主要标准。爱情和婚姻从来就不是生长在真空中,它们有生理因素,也有社会因素,除了两情相悦外,还会受到物质、伦理、宗教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古今中外都是如此。而在子女缺席的相亲角,因为父母的眼里只有子女的利益,这些外在条件会被极端化,显得简单、粗暴且赤裸裸。

所以相亲角现象本是极端个例,不必把它上纲上线普遍化了。退一步说,相亲角的相亲,成功概率又有多大呢?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年轻人会真正听从父母呢?

别让相亲角成情绪宣泄口

现在大爷大妈主导相亲角,一方面当然是想为子女挑选对象了;另一方面,这其实不过是他们的一种社交方式,与他们跳广场舞一样,他们是以这个由头到公园里聊聊天,探听下别人子女的故事,打发下无聊,然后顺便帮子女找找对象。但凡理智点的子女,肯定不会因为父母在相亲角找了一个条件不错的,就直接结婚了。年轻人没时间陪伴老人,老人在相亲角图个乐,你为什么要主动跑去讨没趣?

说到底,不少年轻人轻易被相亲角挑起情绪,一方面是相亲角的某些物化方式也在现实生活中横行,这让年轻人承载了过多物质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太多年轻人本身定力不够,对自己的选择没有足够坚持。他们想单身,又畏惧舆论压力,想结婚,又对抗不了现实。相亲角就成了靶子,成了他们焦灼和不满情绪的宣泄口。

可以预见,单身大龄未婚青年引起的两代人之间的观念冲突,在之后的五年甚至十年都会存在,这是一个将长期存在的难题。不过,这样的所谓冲突虽然存在,但也不必夸大,年轻人更不要轻易被某些议程设置所操控,不要轻易被焦灼情绪绑架,坚定自己的选择,并让自己的选择成为幸福,才是说服父母、证明自己的最好办法。

□曾于里(专栏作家)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