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富源:“美丽家园”展新貌——营上半坡
发布时间: 2018-03-20 16:21:31 |来源:七彩云南 | |责任编辑: 刘荣
半坡村位于云南省富源县营上镇,隶属营上镇管辖,是从营上镇通往富村镇路边的一个小村庄,四周沟壑纵横,境内山峦连绵起伏,是典型的喀斯特型地,土地贫瘠。由于地处滑坡地带,再加多年的煤炭开采,自2007年以来,陆续出现村民房屋开裂,土地坍塌等地质灾害,地表建筑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整村失去安全居住条件。如此环境和条件,130户村民519口人的半坡村,其生活状况可想而知。
这一切,县委、县政府都在时刻关注着。2015年,借全市美丽家园建设项目启动之机,半坡村及时获得了美丽家园建设项目,并于2015年7月1日开工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3300万元,建设房屋130套,每户建筑面积180平方米。美丽家园建设前,针对半坡实际,县委政府已搭建临时简易房,半坡全村村民已搬离原住房住进简易房,等待新家园建成。
县委、县政府本着建设一个高标准新村庄的要求,在半坡村西面山坡上选定新址,请专业岩土勘探公司、地质专家、设计院论证规划后确定新址。规划新村庄占地128亩,房屋设计为2层半砖混结构,户均79.4平方米,建设面积180平方米,采用1—6户独立或联体建设,户均成本18万元。施工方项目负责人张桥云说“为了让群众住得安全,在施工当中,我们一直坚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因为半坡的土质比较松软,回填土较多,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实施孔桩结构,夯实基础,保证层层有监督,处处有监工,房子建好后要让群众住得安心、放心。”新村子离富兴公路很近,当记者到了半坡新村山脚下时,被他的整齐划一的气势和新颖的建筑风格所吸引,不由得问起随行介绍人“这是哪个村子?”原来这就是半坡新村。到了村子里,采访组被半坡新村的栋栋新房所吸引,来不及等待介绍人的引领,径直走进了刚建好的其中一户新居,采访组里有人说“这里看起来比我家的小区还好,设计也很好住,我要有一套就好了。”这句话也许是当地村民心中最想说的。来到一栋正在施工的房子前,正在工地打工的本村村民董巧丽说“原来的房子处处都开裂了,人都不敢从房子旁边走,更别说住了。现在,看着新房子一天天的盖起,新房盖得也很结实、很漂亮,我们都很高兴,希望早点搬进新家。”看着一些主体工程已经建好的房子,施工方已经开始在粉刷装修,董巧丽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据悉,半坡村的整体搬迁工程在建设中有几个新的方式:一是筹资方式新。当地大则勒煤矿虽承诺帮扶3000万元,但受近年来煤炭市场的影响,先后两次捐资了860万元,仍不能满足建设资金需求,之后通过整合发改、扶贫、地质灾害、地震安居等项目资金927万元,营上镇党委政府又与大则勒煤矿和富滇银行协商,以农户名义户均贷款10万元,共筹到1200万元,才使整个项目有了资金保障。二是施工企业方式新。半坡整体搬迁工程是个应急工程,经富源县委政府批准,采用竞争性谈判低价中标方式确定施工企业。三是付款方式新。为防企业恶意低价中标,方案规定该工程由中标单位全额垫资,主体工程完工后付50%的工程款,全部工程竣工两年后付90%工程款,留5%工程款做质量保证金。同时,半坡美丽家园建设为整体搬迁工程,涉及面广,且矛盾错中复杂,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为解决好这些问题,营上镇结合村民要求,经设计人员和施工方论证,可调整设计房作适当调整,做到村民需求、房屋美观和实用相结合。为了让群众更直观地看到实体房,施工方先建盖一幢样板房,村民可以根据样板房设计对自己的房屋建设提出要求,保证了所建盖房屋既满足村民需要,又符合农村实际。
在外界看来,农民家家户户住新房,显然是一个最易吸引眼球的亮点。然而,半坡村并不只有新房。半坡村采取“支部+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分别成立务工、种植、养殖和运输协会,促进农民充分就业。既要巩固传统种植业,依托资源优势,走精深加工路子,吸收富余劳动力;也要大力发展务工业,依托区位、集贸市场优势,吸引投资,搞活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产业,多渠道促农增收。据悉,2015年,半坡村实现种养殖业收入47万元,人均904元;实现外出务工收入125万元,人均2408元;实现运输业收入61万元,人均1180元;其他方面实现收入24万元,人均462元。
下一步,半坡将依托美丽家园建设成果以及现有的产业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半坡村民的聪明才智,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产业,让更多的人到这里来感受半坡美丽家园新气象,听半坡人讲述一个废村子“重生”的故事。
相关新闻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