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舌尖3》幕后:食物人物文化,一个都不能少

发布时间: 2018-02-22 10:17:46 |来源:广州日报 | 作者:莫斯其格 |责任编辑: 孟君君

 

总导演接受采访解密《舌尖上的中国3》幕后故事

食物人物文化,一个都不能少

《舌尖上的中国3》(以下简称《舌尖3》)在观众的翘首以盼中正式开播,还是熟悉的配音和跟之前两季相似的表现手法。不过,跟观众想象的不同,最先在网络上火起来的不是食物,而是一口铁锅——原因是第一集节目讲述做食物的器具。到了前晚的第二集,潮汕夜宵、乐山串串、腾冲稀豆粉、天津煎饼果子等各地小吃,纷纷登上热搜榜,让观众中的“吃货”们纷纷表示“一地口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舌尖3》总导演刘鸿彦表示,这一季节目从制作之初就确定,“食物、人物和文化,一个都不能少”,希望探索中国人是如何一点点吃成了今天的样子。

总导演刘鸿彦:爱是最好的调味品

呈现食物制作和背后的文化诉求

广州日报全媒体:这次《舌尖3》食物入选标准是什么?

刘鸿彦:每集的主题不同,比如小吃这一集的主题,背后一定是非常接地气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别处,最好的味道永远在家乡,每个人的家乡就是小吃,它后面是一家一户几代人的传承,周围街坊四邻和这几代人持续发生的长久关系,小吃背后就是这样一个因素。

广州日报全媒体:纪录片拍的是美食,实际上是传递一种情怀。《舌尖3》更多想传递什么样的价值?选题上是不是也有很多创新的考虑?

刘鸿彦:简单来说就是“君子爱食,食之有道”,这是我们这次的核心。在题材上,8集分别包括器具、饮食的养生、食养、宴席和最后一集融合,都是在之前的领域内没有触碰过的,这应该是一些新的选题方向。我们之所以做这样的结构,其实里面有一些内在逻辑,包括我们整个饮食文化体系上的表达——大家都会说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这个博大精深到底是什么?肯定不仅仅是食物是怎么切的、怎么做的,背后肯定有更深层的东西。我们希望呈现食物是怎么做的,再把背后附着的东西挖掘和呈现出来。

广州日报全媒体:前两季有很多食物的制造过程,观众看的时候就觉得特别诱人,现在更倾向于食物后面的故事,会不会担心大家觉得没那么美味了?

刘鸿彦:这一季《舌尖3》从一开始就强调,食物、人物和文化一个都不能少。食物肯定是一个载体,在食物之后的人物,是我们要讲述的故事,人物上附着了很多文化传承。这次做片子,希望能够一点一点地挖掘,我们是如何一口一口地“吃”成今天这个样子的。而且,食物、人物和文化不能分开,人物的部分要讲故事,否则变成一个教人怎么做饭的片子,所以你一定要有人物、有故事,还要有文化的味道附加在里面。文化诉求是我们必须要表达的,但是怎么表达得生动,而且被一些更年轻的群体接受,这些困难是我们这次需要不断克服的。

广州日报全媒体:第一集中有一句金句,“爱是最好的调味品”。拍摄时是怎么抓取到这个金句的?

刘鸿彦:这句话来自第一集的嘉宾兰明路。兰明路平时工作繁忙,很少给家里做饭,有一次难得抽出时间在儿子生日时为家人做了顿饭,家人非常感动。这让兰明路体会到“爱是最好的调味品”。这句话不光是兰明路一家人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对美食的理解,也是我们在做《舌尖3》节目过程中深深感受到的。无论是美食背后的人物故事,还是美食背后人与人的关系,还是美食背后的传统文化,爱都是调出最好味道的佐料。

拍摄前先调查观众的审美变化

广州日报全媒体:《舌尖》之后出了很多以同类的美食纪录片,其实也不排除观众可能看多了不新鲜了,另一方面对《舌尖3》也会拿着放大镜来看、来分析,要求会更苛刻。团队有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刘鸿彦:我们在最初开始策划的时候就面临了巨大的压力,确实它不像别的项目——别的项目相对这方面影响会小一些。我们整个团队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大家的期待我们都有考虑。纪录片从另一点来说,跟这个时代有密切的关系,即使是讲食物,我们也不是单纯讲食物,它不是教人做饭的片子,毕竟是讲食物和食物背后故事的片子。要是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说,它的风格、内容必须要有一些变化和调整。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观众的审美和接触的东西变得太快了,我们肯定要抓住这些点做呈现。有一些部分是不变的,有一部分是必须要变的。

广州日报全媒体:有没有根据观众审美的变化做出调整?

刘鸿彦:我们做了一些调查,增加的主要是文化的东西,这是我们认为需要变的地方。从纪录片的创作来说,我们有这样一种责任,应该在食物的基础上,给观众一些提升的东西。

广州日报全媒体:《舌尖》等现象级的电视纪录片都曾做成大电影,评分很高,但是票房不太高,对于这样一个反差,您怎么看?

刘鸿彦:我前几年去参加过很多国外的纪录片电影节,给我触动挺深的是在加拿大、荷兰看到的很多纪录片都是在影院放映的,那里有特别好的纪录片的土壤。纪录片进入院线在咱们国家也已经开始了,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势头。

可能现在对于整个中国的纪录片发展来说是一个特别好的时代,有好的题材,就会有机会,关键还是看创作者是不是真的能够把握住,以及是否能够发自真心地去创作。

铁锅刀具地方小吃一夜变“网红”

《舌尖3》近日在央视及优酷等开播,首播的《器》和第二集《香》均收获大量热议,节目中展现的铁锅、刀具、砧板、地方小吃等都火速登上热搜榜。在网络评分方面,观众也给予《舌尖3》不低的分数,但也有观众认为,开篇的《器》跟期待中的美食略有差距,“幸好小吃篇比较多美食的成分”。

“带着看美食的期待打开《舌尖3》,没想到先被一口锅吸引了。”首集《器》播出过后,一夜之间,“章丘铁锅”火遍了大江南北。章丘83岁的老人王立芳靠着一门手工打锅的精湛手艺成了当地的“网红”。在《舌尖3》的快进镜头记录下,铁锅在王立芳儿子和儿媳两人的手中经过上万次的锤炼逐渐成型,最终成为章丘厨师爆炒技能手中不可或缺的“食材神器”。网友表示:“发生在他们一家人身上的故事,《舌尖3》并没有过多的矫情,一口铁锅要经过3.6万次的锤炼,这样的匠人精神,足以让观众想象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熟悉的感动!七孔穿山灶,第一次知道,新奇。章丘铁锅,感人!”还有网友表示,已经马上网购了铁锅。

还有大批网友力挺《舌尖3》首集《器》,“如果没有好的工具、好的器皿,又哪来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两者是相呼应的,不是单纯的只看美食,要体会其中的深意和传统的内涵”。

对此,总导演刘鸿彦介绍,“器具”这一集,形式上是讲器具,但实质讲的是中国的中式烹调术,器具是所有美食产生的基础。比如铁锅、菜刀,后面表现的其实都是中国那种烹饪的技巧,像蒸、炒,讲的都是中国特别独有的一些烹饪技巧,都是以器具这样一个形式来体现,上升到了中式烹调术,上升到了文化的层次上。

其实,《舌尖3》里还是有很多关于美食的介绍,麻辣烫、胡辣汤、煎饼果子、羊肉汤等地方小吃,以及第一集里露面的瓜雕、翠珠花鱼、金边白菜、四川泡菜、豆参煮鱼等,都已经让“吃货”观众开始“舔屏”,有地方观众甚至开始了“按图索骥”,要到片中所拍的煎饼果子、麻辣烫等店家“打卡”。(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斯其格)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