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个既有意思也有意义的春节
发布时间: 2018-02-14 14:33:12 |来源:北京青年报 | |责任编辑: 孟君君
春节就要来了,天空弥漫着年的味道。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是一个最重要的日子,过好春节是最朴素的向往。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新时代的第一个春节,同样应该有新气象。让春节既有意思也有意义,应该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人的一生,不仅应该有意思而且应该有意义。现代社会不排斥对有意思的追求,人生如果没有意思多没有趣味,但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果人生只求有意思,那就走向了形而下。这几天,人们争相谈论着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饶宗颐先生曾说,“做学问就是求真、求是和求正,做人也是这样。”先生的一生,就是有意义的一生。
生活需要仪式感。童话《小王子》中,小王子问:“仪式是什么?”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在中国人的文化叙事中,春节有着特别意义,是最富有仪式感的日子。“一年之计在于春”,不仅因为春天是打基础的日子,而且因为春天展现出来的状态直接影响一年。因此应该追求有意义的春节。
有意思与有意义,并不是对立关系。春节当然要有意思,如果把春节搞得太沉重,那就有违春节本意了。打开过去的记事本,很多人的春节交给了吃喝玩乐。春节应该洋溢着祥和氛围,走亲访友,联络感情,适当吃喝玩乐自无不可。特别是在过去,由于条件有限,一年也只有春节的时候有机会吃喝玩乐。但凡事就怕过犹不及,如果只是追求有意思,那就落于下乘了。
对于春节传统文化活动,一项有关春节的调查问卷显示青年竟然比中老年还要感兴趣。这或许能够说明,现在的青年不是不喜欢春节,也不是只想有意思不想有意义,而是我们在发掘和激发春节的魅力上,在形成春节有意义的吸引力上,还做得远远不够。
过一个既有意思也有意义的春节,应该给春节准备一些“文化年货”。1915年2月13日,国学大师吴宓在日记中写道:“是日阴历除夕,校中放假。餐后,携仲侯游于琉璃厂各书肆。坐阅至晚,购杂志数种而归。”不仅是吴宓,很多大师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即便春节也不闲过。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读书才能够成全更好的自己。年前一项调查发现,68.3%受访者买年货更注重精神消费。这也提醒我们,利用春节期间难得的时光,多读几本书,认真读几本大书,走亲访友送几本好书。
还应该给春节准备一些“文明年货”。有文化的人不一定有文明,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一定有教养。文明是这世上最动人的风景,让文明素养跟上现代化的脚步,自当从春节做起。我们应该自觉拒绝一些劣习俗,让“文明过大年”成为新时尚。特别要养成绿色生活方式,让春节绿意盎然。现在很多城市严禁燃放烟花爆竹,一个现代公民应该寻找春节新表达方式,自觉与烟花爆竹挥手不“再见”。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文明还体现在“廉”上。“廉不廉,看过年”,廉洁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不同的时代,春节主题也不相同。有人考证,我们的先祖从尧舜时代就开始过春节了。进入新时代,应该过一个既有意思也有意义的春节。讲意思讲文明,有意思有意义,这是一个有“质感”的春节。(毛建国)
相关新闻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