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发展之路如何走?
发布时间: 2018-01-10 14:41:59 |来源:六安新闻网 | |责任编辑: 沈晔
近年来,我市受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三期叠加”的影响,特别是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双重约束,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实体经济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为让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市制定多项政策,积极想办法,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提振发展信心,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落户企业达150多家,建成投产企业近百家,规模以上企业27家,超亿元产值企业20多家,现已形成一条涵盖液晶模组、电子线路、电子结构件、电子材料、精密电子模具、精密加工的完整电子信息产业链。舒城县杭埠镇,在振兴实体经济发展进程中,以培育中小配套企业为新动能,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园区项目产业化、产业园区化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近5年来,杭埠开发区工业产值、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年增长均达100%以上,正在向建设千亿元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目标迈进。
像杭埠开发区这样的还有很多,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诸多困难,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省委要求、市委部署,紧密结合实际,始终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实体经济发展总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龙头项目推进实体经济新发展
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深入实施“个转企、小升规”和“百亿企业培育、十亿企业成长”计划,加快龙头企业培育。支持应流集团高性能合金材料制备及成形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得国家级创新平台奖励资金、江淮电机获批组建安徽省电机工程研究中心。应流小型涡轮航空发动机及特种装备动力应用项目获批第二批省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对技术改造示范项目给予奖补,全力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行动,推动骨干企业技改扩能、提质增效。
切实降低企业成本。积极落实国家、省结构性减税和降费政策,继续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税负、人工、社保等成本。去年10月份再次动态调整六安市市级涉企收费清单,与调整前相比减少28项,减少34.1%。及时落实调整电价结构政策,自去年7月1日起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每千瓦时降低1.35分。下调天然气价格,自去年9月1日起工商业天然气销售价格每立方米由3.30元降低为3.19元,自去年9月8日起车用天然气价格由3.63元下调至3.49元。研究制订调整市区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等级使用范围及税额标准,着力降低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
推进振兴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市着力提高供给质量,激发实体经济活力,积极强化对重点企业以及工业用电量、库存率、产销率、利润率等主要指标的监测调度,定期召开全市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提前做好预报预统预审工作。集运行监测、政策宣传、项目申报为一体的省工业云平台,实现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全覆盖。及时发布了六安市2017年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有23个重点工业项目纳入市领导联系帮扶内容。建立全市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库,动态收录11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868亿元,其中2017年计划投资194亿元。星瑞齿轮高端商用车变速箱、迎驾野岭产业园、中财管道二期、中至信家居二期、宝业绿色建筑产业园、富美医疗、沃特玛新能源汽车基地以及舒城杭埠电子信息集群一批项目、金寨光伏制造集群一批项目建设顺利。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投资425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00亿元,同比增长15%。
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新常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出新、品质更新。新增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个、“安徽工业精品”6项、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3家。16件作品入围安徽省第四届工业设计大赛终评。推荐7项产品申报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荐6家企业申报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推荐7家企业申报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倡导智能制造的新型生产方式,引导企业开展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改造,建成省级智能工厂6家、省级数字化车间3家。开展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和僵尸企业摸底调查,摸排出困难企业100余户,按照“五个一批”方式,开展处置帮扶工作,目前,90%的困难企业已重新焕发活力或快速实现投产;对全市涉钢企业开展全覆盖的梳理排查,逐一核实是否存在违规落后产能,发现后快速拆除六安顺发冶金装备有限公司的4套8台中频炉和安徽金安不锈钢铸造有限公司的2套4台中频炉。积极开展暖企活动激发新活力。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制造强省决策部署和各项惠企利企政策。
优化环境搭建产业发展新平台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加快出台《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六安实施方案〉》,以推进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信息化应用为切入点,发挥国家级、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重点产业的信息化建设,开启了“六安制造”新时代。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制造强省系列政策。制定《六安市制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分解全市制造业发展目标任务,强化措施保障。根据省政府制造强省的有关政策,积极申报项目,争取支持,去年10月份共116个项目获得制造强省奖补资金7875.2万元。加大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去年8月份对全市478个项目给予1.05亿元资金支持。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实行财政性资金存放于贷款规模挂钩,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结合暖企行动,深入开展银企对接,去年7月份以来,全市组织各类银企对接活动20余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定期调度通报各县区及各金融机构的投放情况,促进金融机构努力实现“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投放“三个不低于”等目标。围绕增强薄弱环节金融服务,着力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大力推广新型“政银担”合作,完善“税融通”业务,建立续贷过桥资金,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新型政银担贷款2017年新增556户、22.8亿元,“税融通”2017年新增3.9亿元。9月底全市新增贷款248.4亿元,完成年度预期目标180亿元的138%。
积极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出台了《关于促进市本级股权投资基金集聚发展的奖补意见》,市财政共安排14.5亿元资金设立大别山振兴产业发展基金,现已按“母基金+子基金”模式运作,设立6支子基金,投资市内项目9个、1.3亿元。
科技创新发展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大学科技园核心区一期工程已完成外部主体工程,进入收尾环节,预计年底交付使用,核心区二期工程8.6万平米以PPP模式由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新引进新桐传媒、赶山网络等项目16个,园区签约项目总数达94个,申报与获批自主知识产权达70余项,带动就业达473人,在孵企业实现总产值4649.4万元。成功申报星火创咖等4个众创空间获得省级认定,认定市级众创空间4个。成功争取我市奥林园艺、舒城稻米2家企业的星创天地入围国家级“星创天地”。
加快“三重一创”建设。市政府出台《支持“三重一创”建设若干政策》,加大市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积极争取省“三重一创”项目资金支持,获省“三重一创”专项资金支持5637万元。确定舒城杭埠经济开发区基础电子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基地为市级第一批战新集聚发展基地,开展市级试点。持续推进省级重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实现产值167.6亿元,增长18.3%;金寨县先进光伏制造重大试验工程完成投资43亿元,实现产值28亿元。
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按照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及申报认定工作指引的专家培训,为企业答疑解惑,提供面对面服务。积极推荐具备发展潜力的企业进入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建立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把入库企业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并针对不同时期企业的发展实际,提供全程的点对点服务,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储备后续力量。推荐申报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企业90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100家。
完善科创奖励政策。按照《六安市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各县区申报的市本级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进行审核公示,兑现2017年市本级创新驱动各类奖补资金1126.4万元,对市创新型企业、优秀和新建市级专家大院、优秀和新认定市级创业链工作站、优秀和新建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优秀科技特派员、优秀首席专家等进行奖补。
相关新闻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