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教材“致命错误”,何不“开门”编审?

发布时间: 2017-09-08 09:37:03 |来源:新京报 | 侃人 |责任编辑: 孟君君

 

不妨用“开门编教材”代替“闭门造书”,纳入“专业第三方挑错”环节,吸纳社会监督,将错误率降至最低。

教材被曝出有差错,不稀奇。但有些差错只是字词用错,有的错误却可能“致命”。

日前,一则题为《小学课本惊现致命错误!如此“救人”反会害死人》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文章直指湖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验教科书《生命与健康常识》关于“溺水怎么救护”的内容,存在两处“致命错误”。

为什么是“致命错误”?一是指导学生手拉手去下水营救他人;二是抢救溺水者要对其用提脚倒立、膝顶腹部等方式控水。前者是以专业救护员的要求来指导孩子;后者是方法论有误——抢救应先通过心肺复苏、人工呼吸避免大脑缺氧,而非控水。

据报道,此前长沙就有孩子游泳场溺水,临时救护员用的就是提脚倒立,结果孩子未能抢救过来。这未必跟涉事教材误导有关,可该教材可能误人子弟乃至误了生命的风险就摆在那。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就此发声明,向全省中小学生以及社会各界道歉。

教材能出错吗?当然不能。

说教材不能出错,是因为教材必须自带权威属性,而不同于一般出版物,教材若有问题,意味着“为有源头污水来”。事实上,《湖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章程》等,都明确了教材采、写、编、校的严密程序和知识性错误的审核。

但教材可能出错,是因为绝对正确无法保证。我在报社工作,每天都有人力和机器几番校对,也难免差错。依照我国《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编校质量合格的标准,就是差错率不超过1/10000。

但在教材且是关涉孩子安全教育的教材上,标准显然应更严格。一套2006年就开始采用的教材,两处重要错误直到11年后才被偶然揪出,这期间有多少人误信了其救人方法?若非学生家长偶然看到,还会误人多久?

眼下当地教育部门和涉事机构已启动教材勘误程序,修订后将印发更正通知,传至每所学校。可勘误诚可贵,防错价更高,特别是对差错率本该容忍度更低的安全教育教材,更要在审核中嵌入更缜密的防错机制。

鉴于目前的教材编写和审定,多是学界人士担任,人数有限,很难囊括各行各业;地方编写情况尤甚。在严格落实编、审分离的基础上,不妨用“开门编教材”代替“闭门造书”,纳入“业界人士校对”或“专业第三方挑错”环节,充分吸纳社会监督,让前端的审核环节更加缜密,将错误率降至最低。(侃人)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