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渊,下岗后的精彩人生
发布时间: 2017-08-29 16:22:53 |来源:中国网六安 | |责任编辑: 沈晔
日前,记者从市书法家协会了解到,六安市年仅13岁的霍绍岩和17岁的徐海松经勤学苦练,顺利通过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九级考核,成为目前该市书法考级级别中最高的两位学员;曾在六安市第十五届“安美杯”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城区小学中高年级毛笔字组和初中毛笔字组共诞生了12个一等奖。这些获奖的孩子虽然来自不同的学校,但他们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的书法指导老师,那就是六安市德安书法培训育才中心的刘德渊。如此优异的成绩绝非偶然,究竟是怎样的书法教育可以培养出这么多的未来人才呢?近日,记者走近刘德渊,了解了他的坎坷经历和他的书法育人故事。
年近不惑遭遇窘境
刘德渊,原名刘德安,号体道艺人,笔名九思。1964年出生的他,6岁开始习练书法,先后学过柳、颜楷书、欧体、行书、秦篆等,尤其对王羲之行书、魏碑《张猛龙碑》等用功最勤。20世纪90年代起,他多次参加国内、省、市举办的书法展,2001年获“牡丹杯”全国著名书画家精品大展赛佳作奖,2005年获金鼎奖全国书画家优秀作品“金鼎奖”等。刘德渊现任中国书法研究院教育委员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六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六安市书法考级基地副主任兼六安市裕安区书法考级工作站站长、六安市裕安区书画摄影家协会理事。同时,六安市德安书法培训育才中心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教学考级会员单位。
然而,在这么多光环和鲜花的背后,却隐藏着他鲜为人知的曲折经历和辛酸故事。1997年秋,即将进入不惑之年的刘德渊,却从六安市造纸厂的一个普通工人岗位下了岗,生活完全没了着落。接着妻子离他而去、上初一的儿子一连几个月没有沾过荤腥,有时吃了上顿就没了下顿。面对如此窘境,失去工作又无技术特长的刘德渊,一度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和迷茫之中。这期间他去上海干苦力闪了腰,被辞退后回来扫过马路、推销过保险、还在医院做了两年的护工,但却都没能长久干下去。
刘德渊有时在想:我难道是一个无能者,找不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他不甘心。一次,朋友办暑期培训班请他去教书法课,停课之后有两位家长看他教得好缠着让他接着教孩子,那时他被城南小学和长安小学同时聘请为兼职书法老师。这时的刘德渊生活才有了点着落。这个偶然的机会,使他接触到了书法教学而一发不可收,算是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书山无路以笔开径
唐代韩愈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刘德渊能在教学中完美解答学生的疑惑和困难,首先是基于他扎实的书法修养和功底。从6岁开始学习书法的他,在学习的过程中日益体会到书法艺术的奥妙,从此立志成为一名书法家。
可是学习书法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勤学苦练固然是一方面,但名师的指点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家境原因,刘德渊在年少时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书法教育,因此在学习的初期走了不少弯路,直到现在,刘德渊都在感慨,如果当时他能得到老师的指导,想必自己书法道路会平坦很多。虽然条件艰苦,不过凭借他的努力和悟性,刘德渊用自己手中的笔开辟了一条通往书法殿堂的道路。
教学相长不断前行
想起2004年在六安创办德安书法培训育才中心时,刘德渊不无感概:“既然选择远方,便要风雨兼程,埋头做一件事,一做就是13年”。起初他认为书法的教学最好从小抓起,于是将培训班设在城北小学附近,但没有想到的是,由于教学成果的突出,吸引了很多初高中生甚至一些大学生和热爱书法的成年人也前来求学,最后不得已开办了成人班。
刘德渊一直工作在书法研究和教学工作的第一线,在他看来研究和教学从来都不矛盾。“时代是不断进步的,在学生的教学上,我对书法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为书法研究提供帮助。而一个教师要想搞好教学,必须要有不断丰富的知识作为支撑,研究是高质量教学的重要基础。二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刘德渊说。
叶伊涵和荣健智是刘德渊的两名优秀学生,叶伊涵曾荣获“舞中原——第二届河南电视书法大赛”获得优秀奖等,而荣健智曾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市书法比赛并去取得优异成绩,也是六安市书法家协会参展作品创作者中唯一的小学生。“我从这两个孩子身上认识到,学习书法最关键的就是态度,只有态度端正,才能在书法上不断进步,我从这些孩子身上得出很多对书法研究有益的东西。”刘德渊谈及他们时说道。
为了进一步提升书法教学质量,刘德渊还抽出时间参加中国书协第六期导师班,在导师班的学习中,他对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书法导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马健/文图)
相关新闻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