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电影院过冷”式节能死角

发布时间: 2017-08-22 14:24:36 |来源:北京青年报 | 毛建国 |责任编辑: 孟君君

 

北京这个夏天格外炎热,耗电量攀升。根据《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规定,大型公共建筑内夏季室内温度不得低于26℃。本月初,北京住建委展开了对大型公建室温的专项抽查,首都文明办则倡导全社会将空调温度调高一度。媒体实地调查发现,电影院空调普遍开得较低,有的影院因“过冷”还催生了租借毛毯的“御寒”服务。(8月21日《北京青年报》)

电影院还真是“生财有道”,竟因空调温度低有人怕冷,推出了租借毛毯的“御寒”服务。不知相对于温度过低产生的电费,租借毛毯的收入,到底能不能顶上这个窟窿?即便能够,面对温度过低产生的能源消耗,也是一本“亏本账”。

几乎每年夏天,有关公共场所空调温度的话题,都会在舆论场形成小热度,有些城市还会发出“空调调高一度”的呼吁,并且加强公共建筑物室温的检查。比如今年夏天,首都文明办就向全体北京市民发出倡议,倡导“空调调高一度,利人利己”。在节能减排已成共识的当下,这一倡议很快得到了响应,不少市民自觉调高家里的空调温度,酒店、商场也纷纷落实相关规定。

不要小看“空调调高一度”,其带来的节能效果,可能超乎想象。正如首都文明办的倡议书中提到的,空调温度每提高一度,耗电量将节省7%-10%。若在全国推广,会节省多少能源?而把室温保持在26℃-28℃之间,也是最有利于身体舒适的区间。想想一段时间以来,大家为了“能在城市深呼吸”发出的种种呼吁,作出的种种努力,仅仅把“空调调高一度”,就能起到很大效果,且对人体有益,何乐而不为?

而有些电影院拒不执行有关规定,无视“空调调高一度”的倡议,不禁让人想到了“键盘侠”——表现为有些人对于美好的东西,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一旦需要落实到行动,也就不了了之,没有下文了。不惮以最大的善意分析,影院把温度打得过低,未必是为了发“寒冷财”,更多的可能还是财大气粗、不以为然。现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已成全民自觉,这种做法,既应该受到谴责,也应该受到惩罚。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和谐共生关系。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人们自觉践行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理念。曾经看过一篇德国见闻,讲述德国人的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其中有一句话叫做“钱是你的,资源是大家的”。在全球视野内,自觉践行节能节俭,已经成为新风尚;自觉节约每一点能源,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单位,一旦偏离了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哪怕有再多的财富,也会让人“瞧不起”。

“电影院过冷”是一种节能死角,类似节能死角并不鲜见。比如开着门窗开空调,也是一个常见现象。一些会议明明与国际无关,却把空调温度打得很低,且以与国际接轨名义,要求参会者“夏天穿西装”。再比如坐高铁,空调温度也是打得很低,冻得人浑身哆嗦。经常看到有人坐了一会儿,赶紧翻箱找衣服,没带衣服的只能站起来四处走动。向乘务员反映了,也没有什么用。有心寻找的话,还有很多很多的节能死角。

在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的当下,电影院发“寒冷财”是则冷笑话。“电影院过冷”不是一件小事,还有多少“电影院过冷”式节能死角?节能节俭也是一种文明,对能源的无节制消耗是一种犯罪。当前,很有必要来一次全民排查节能死角活动,以把绿色文化融入生活日常、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让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蔚然成风。(毛建国)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