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溢茶香漾春晖---我市强力推进“一谷一带”建设综述

发布时间: 2016-12-28 16:03:58 |来源:六安新闻网 | 作者:程传军 |责任编辑: 沈晔

 

六安茶谷从2014年建设之初的3县区13个乡镇1600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覆盖5县区48个乡镇、5大水库共6100平方公里。2015年启动规划建设的淠河生态经济带覆盖4县区29个乡镇2200多平方公里。

“一谷一带”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相关县区、市直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

绿色发展新空间不断拓展

坚持创新发展,不断拓展绿色发展新空间。作为全市加快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主要平台和具体抓手,“一谷一带”建设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的建设思路,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发展境界不断提升。

“我们努力把六安茶谷打造成绿色生态谷、特色产业谷、旅游养生谷、科技文化谷、扶贫富民谷。把淠河生态经济带打造成国家级山水湿地生态保护区、国家级水利治理开发样板区、国家级绿色“菜篮子”工程示范区。努力把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成安全带、产业带、生态带、观光带、富民带。”据市“一谷一带”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一谷一带”建设,六安绿色发展的平台越做越大,六安茶谷从2014年建设之初的3县区13个乡镇1600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覆盖5县区48个乡镇、5大水库共6100平方公里,2015年启动规划建设的淠河生态经济带覆盖4县区29个乡镇2200多平方公里,并且,随着“一谷一带”建设影响带动效应的增强,部分乡镇要求纳入规划建设的愿望依然迫切。

与此同时,六安绿色发展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为全市绿色发展的4大平台重要组成部分,“一谷一带”建设规划体系最全,建设目标最明确,任务最具体,推进措施最有力。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全面推进六安茶谷和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实施意见》,从组织领导、机构设置、资金、土地和政策、考评等各方面全面指导和推动“一谷一带”建设;更重要的是,绿色发展的目标越来越清晰,按照边建设、边规划的要求,截至目前,“一谷一带”6县区全部完成了各自建设发展规划,今年10月完成了市级和各县区六安茶谷规划的整合和淠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通过整合提炼,“一谷一带”建设的目标更加清晰,力争通过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把六安茶谷打造成世界最好绿茶源产地、大别山湖群国家旅游休闲区、国家级绿色发展示范区。

  培育绿色振兴的新引擎

“一谷一带”建设两年来,已完成各类项目建设400多个,总投资近40亿元,通过“一谷一带”建设平台,谋划和申报的各类项目达600多个,这些项目不仅为加快全市绿色发展提供了支撑,也为六安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培育了新引擎,注入了新动力。“一谷一带”建设让六安抢抓了政策机遇,让中央促进中部崛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大别山片区扶贫开发和省委、省政府构建合肥经济圈、加快皖北及沿淮部分市县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多项政策在六安落地生根;“一谷一带”建设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工作抓手,通过一年一组目标,一年一批项目,一年一批任务,一层一层踩实,一项一项抓实,一年一年推进,一步一个台阶。实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到绿色发展平台、绿色发展举措、绿色发展目标任务的一步步迈进。

“一谷一带”建设体现全要素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六安茶谷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品位建设,统筹了山水、物产、文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以茶为媒,将茶叶、毛竹、石斛、油茶、有机鱼等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生融为一体,把茶谷建设成绿色生态谷、特色产业谷、旅游养生谷、科技文化谷、扶贫富民谷;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建好节点,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全面推进区域统筹发展。

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坚持水利与交通并行,产业与生态并举,扶贫与开发并重,将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融为一体,开展淠河流域治理,做到调蓄兼筹,实现汛期蓄水、常年利用、长期安澜。以淠河绿色长廊为重点,推进全流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以农副产品基地为依托,发展以绿色“菜篮子”工程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以百里河堤为主干,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全力打造水害彻底根治、交通畅通便捷、产业高效优质、生态有效保护、景观优美怡人、农民增收富裕的生态经济带。

“一谷一带”建设充分整合了美好乡村、淠河综合治理、《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地域文化、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水资源等生态环境保护各方面建设发展要素,让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一步提升和利用。“一谷一带”建设实现各类项目资金有效整合,放大了资金使用效益。市和相关县区不断拓宽项目整合和资金投入渠道,让乡镇土地出让金、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发展,扶贫开发、库区移民、交通和水利建设等各类项目资金集中用在了绿色发展的刀刃上。可以说是茶谷建设激活了全市绿色发展一盘棋。

  迎来绿色发展的无限生机

为了宣传茶谷、推介茶谷,市委、市政府努力做响做亮茶谷品牌,2014、2015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六安茶谷开茶节,各县区也精心谋划,举办了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

今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对2015年全国119个知名品牌示范区品牌价值进行评价,六安茶谷品牌价值219亿元,位居第7,在23个农业园区中位居第二。同时,因为六安茶谷建设,我市被列为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的创建名单,而类此全市规模的整建制创建,在安徽全省仅有黄山和六安两个市。

“一谷一带”建设取得的成效,受到社会各界上下一致的好评,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展现了无限发展生机。特别是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六安时看到老区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蓬勃态势,十分高兴,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对六安的巨大鼓舞。

坚持共享发展,让广大群众获得了更多新实惠。“一谷一带”建设还极大地改善了沿线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群众特别是沿线30多万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信心倍增。随着一大批生态保护、景观打造、道路绿化、立面改造、村庄整治等工程实施,茶谷沿线环境面貌变化巨大,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村庄更美了、集镇更靓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逐渐升温,广大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今年茶谷沿线群众人均实现增收1000元以上。

  提升跨越 改革创新

今后3年,是“一谷一带”建设“见成效、大发展”的提升跨越的关键时期,我市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绿色发展的思维,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品位建设,着力实施重点突破,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坚持洼地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契而不舍,实现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再达新水平。

抓好规划编制、管理和监督。制订“一谷一带”建设实施规划和控制规划,突出保护生态,防止无序乱建,低品位突击建设、破坏性建设,维护茶谷规划的权威指导性,实现多规合一。一是出台茶谷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明确市、县规划的管理层级和主次。二是加快推进环响洪甸集镇周边等重要节点和重大项目规划编制,发挥淠河湿地规划、淠河生态经济带规划在茶谷建设中补充作用。

抓好项目谋划和申报。抓住国家“十三五”规划、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习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扶贫等重大战略机遇,督促各部门对照政策,对口谋划,对口申报茶谷项目,全力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主动对接,集中编制、储备一批项目;积极做好列入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建设,做好六安茶谷项目的对接与建设;实施村、户光伏扶贫工程。

全面推进特色小镇、茶谷小站、茶谷小院建设。一要突出重点,逐批推进。首批抓好金寨响洪甸、霍山单龙寺、佛子岭、舒城晓天、裕安独山、金安张店、霍邱冯瓴特色小镇建设,实行一镇一韵,建设20-30个茶谷小站,实行一站一品,建设80-100个茶谷小院,实行一院一味,实行小镇、小站、小院改造提升和融合建设。二要打通和提升“一谷一带”主干和循环道路,延伸“一谷一带”次干道路建设,加快实施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环境整治提升工程。

破解建设用地瓶颈。解决乡村旅游发展建设用地矛盾,一要按照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思路。二要积极争取“一谷一带”建设用地专项指标,力争全年用地指标不低于1000亩,支持“一谷一带”建设,保障每个小镇建设用地指标不低于50亩,每个小站建设用地指标5-10亩。重大建设用地实行一事一议专门申报。

做好投资促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一谷一带”建设,创新“一谷一带”建设的投融资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搭建投融资平台,推动制订《一谷一带招商优惠政策》,建立“一谷一带”建设发展基金,大力推行PPP项目模式。

继续做好六安茶谷宣传推介。把“一谷一带”战略精神列为市县区各级党校近年的必修课,组织安排相关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旨在解疑释惑,统一思想,凝聚精神,进一步解决主观认识不足问题;制订茶谷宣传策划系统方案,做好六安茶谷整体形象宣传。梳理、策划、精选茶谷范围内节事活动,坚持市级统筹,县区主办,突出特色,突出品牌,突出影响,突出效益,办好宣传推介活动。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