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名制遏制电信诈骗还有功课要补

发布时间: 2016-10-24 09:03:59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责任编辑: 君君

 

电信实名制与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与公共安全紧密相连。当前亟须加大对个人信息泄露案件的侦查及处罚力度,建立信息泄露责任追究机制,多方位、多层次堵截诈骗多发的渠道,最大努力做到标本兼治。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张峰日前表示,针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行为,工信部计划年底实现电话用户全部实名登记。今年以来,老用户补登记累计完成4000万,新入网电话用户实现了全部实名登记,截至今年8月底,电话用户实名率达到94%,计划到10月底达到96%,年底达到百分之百。

已经推行了几年的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就要在今年年底实现全覆盖。北京市明确,10月15日之前所有非实名制电话被“单停”(可接听不可打出),11月底非实名制电话将被“双停”,明年1月底非实名制电话将被“销户”。其他地方推进电话实名制工作也陆续进入收尾阶段,通过电话实名制大力遏制电信诈骗,各地已经大体准备就绪。

近年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增长。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诈骗案件59万起,同比上升32.5%,电信诈骗造成经济损失高达222亿元。今年暑期,山东省临沂市准大学生徐玉玉被骗走9900元学费,后因呼吸心脏骤停离世,事件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各职能部门联手打击电信诈骗全面升级。9月23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对电信企业(含移动转售企业)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电话实名制作为遏制电信诈骗的一种利器,有望在打击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安全系数看,电话实名制有助于降低电信诈骗案件发生率,提高侦破率,有效遏制垃圾电话和短信信息,但实名制本身并不能完全杜绝电信诈骗。一方面,境外拨过来的电话和通过境外号码发送过来的短信,都没有办法通过实名制来解决,即便是在境内,伪基站的电信诈骗也是实名制难以解决的。另一方面,电信诈骗其实是网络诈骗的一种,有的不通过电话也能实施犯罪,比如用qq或者微信联系,用网上支付工具转账就能完成。所以,要有效遏制电信诈骗,还需要加大对伪基站和海外诈骗电话的防范和打击力度。

电信诈骗具有非接触性、空间跨度大、相关链条长等特点,防范和严惩电信诈骗犯罪,不仅要加强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还需多方参与、重拳出击。从常理推断和大量诈骗案件可知,即便骗子诈骗成功,因为留下了电话号码、银行卡号等信息线索,警方可据此顺藤摸瓜查找到骗子,为受骗者挽回损失。但是,实施电信诈骗用来转账、取钱的银行卡,要么没有实名登记,要么冒用他人身份办理,因此,有关部门在全面落实账户实名制的同时,还要阻断电信网络新型犯罪资金转移的主要渠道,加强个人支付信息的安全保护,才能对电信诈骗实行精准打击。

电信实名制与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与公共安全紧密相连,当前亟须建立和强化信息泄露责任追究机制。作为与电话实名制匹配的手段,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以及民事责任追究制度有待大力强化。特别要加大对个人信息泄露案件的侦查及处罚力度,建立信息泄露责任追究机制,多方位、多层次堵截诈骗多发的渠道,最大努力做到标本兼治。

此外,还要从增量开户防范和存量账户排查两个方面,着手完善账户实名制工作,阻断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资金转移的通道,建立个人资金和信息保护的长效机制。总之,唯有加快规范化、法治化、科学化的步伐,从源头上切断诈骗信息的传播渠道和诈骗者收取转移资金的路径,让电话实名制、账户实名制等制度措施全面落地,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电信诈骗高发态势。(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