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发展 打造生态农业
发布时间: 2016-09-26 17:14:15 |来源: 六安新闻网 | |责任编辑: 沈晔
自市第三次党代会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生态、品牌、优质、安全”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六安茶谷和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积极创建全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我市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局良好
2015年底,农业部、省政府签订了共同推进安徽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合作备忘录,今年在两个市及30个县先行开展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县遴选和创建工作。经过积极主动争取,我市和黄山市被列为首批省级示范市。为切实抓好省级示范区创建工作,我市以六安茶谷为载体,以茶叶、渔业生态养殖、蔬菜、水果、毛竹、中药材(霍山石斛)、油茶等为主导产业,抽调专门力量和业务骨干,认真对照示范市申报条件,集中精力组织编制实施方案和建设规划,创设了示范市、示范区、示范主体三套指标评价体系,高层次、全方位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通过努力,我市实施方案和建设规划通过了省级专家组评审论证,目前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工作开展力度,市级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专项发展资金,今年积极争取到省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农业项目资金4907.8万元,向各示范主体倾斜,资金总盘位居全省前列。以竞争性立项方式,将茶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组织开展了中央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明确由金寨、霍山、舒城、裕安四县区各落实一个示范点,全市将8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生态茶园提升改造、绿色防控、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电子商务及物联网、观光体验、茶谷小院建设等建设内容。4月26日,全省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六安召开,为第二届六安茶谷开茶节系列活动增添光彩。建立了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创建联系制度,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领导及有关业务处(科)室联系对接各地示范区、联合体、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及农业项目,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近期,我市通过下发文件通知、专题调研指导、召开工作调度会等方式,要求各县区充实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力量,落实专项资金,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协调。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摸索和总结生产指导性、实践操作性、生产适用性和示范引领性强的建设模式,努力形成各具特色、便于推广的生产技术模式。将示范载体建设、联合体发展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各项创建目标细化分解到各乡镇和实施主体,并根据创建任务目标列出年度任务清单,制订时间表,倒排工期,强力推进,加快有关项目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当年各项指标任务如期完成,已顺利通过省级初验核查工作。
二、全市“十二五”绿色农业发展成效明显
1、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全面启动。在粮食产量逐年递增3%的基础上,通过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信农机农艺融合、节本增效同步、生产生态并重,以发展专用品牌粮食为突破,重点在“三推”(推广高产高效多抗新品种、推广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栽培技术、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和“三节”(节肥、节药、节水)上下功夫,着力组织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全市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得到明显提高。201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62.5万亩,总产328万吨,实现了连续12年丰产丰收。目前已有14家粮食生产主体获得大米绿色认证产品68个,5家粮食生产主体获得有机稻米认证证书10张,经过环境监测合格的绿色食品粮食基地近150万亩,近200家粮食生产加工企业注册粮食产品商标超500件,其中省著名商标10个,年销售额达到200亿元,增幅超过8%。天裕绿色大米、亿牛高山有机米、健生源富硒功能大米等一些列皖西知名粮食品牌已远销省内外。
2、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利用优越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优质粮油、蔬菜、茶叶、畜禽、水产、竹木、羽绒、中药材8大产业集群。目前全市优质茶园面积达58万亩,较2011年增加10万亩;蔬菜面积达82.9万亩,较2011年增加20万亩;水果面积达28.03万亩,较2011年增加13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4.7万亩,较2011年增加18万亩。此外全市霍寿黑猪年出栏量达30万头,白鹅饲养量达1690万只,五年内增长率超10%,特色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3、“一谷一带”产业发展成果显现。深入推进六安茶谷建设,将茶采摘、茶体验、茶餐饮、茶文化、茶休闲与景区旅游融为一体,着力打造全国最美茶乡,我市被整体纳入中蒙俄万里茶道重要节点城市。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各地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特色茶谷小镇、茶谷小站和茶谷小院,近40个茶谷节点形成了结点成线、联珠成串的风景线。扎实推进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通过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农业,淠河沿岸绿色蔬菜、生态渔业、白鹅和林果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并形成了规模、特色和品牌,当地群众增收效果明显。
4、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逐步转型升级。通过集中项目,加大投入,进一步优化各地园区产业布局,全面推广资源节约集约、生产清洁可控、废弃物循环利用和绿色提质增效技术模式,金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霍山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和霍邱长集、金寨麻埠、舒城桃溪等7个省级农业园区建设标准和品位不断提升。目前,我市已储备金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舒城桃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项目23个,总投资92亿元,并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示范区建设。在今年省农委对第一、二批53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综合评估和动态考核中,我市纳入考核范围的霍邱长集、金安木南、金寨麻埠等3个示范区均获得“优秀”等次。
5、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市依托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文化和农业特色优势,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农业旅游资源,休闲农业呈现井喷发展态势。2015年全市拥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850个,其中农家乐679家,规模以上休闲观光农庄72个,在120多个乡镇和275个美好乡村示范中心村推动发展休闲农业和特色旅游。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量达到285.32万人次,年营业收入15.5亿元,休闲农业从业人数4.25万人,带动67500多农户从事休闲农业产业经营,农民从中获得收入占农业总收入比重的8%以上。目前全市拥有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霍山县),省级示范县区3个(金安区、金寨县、舒城县),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园区3家,省级示范点8家。集中精力打造了六大水库库钓产业品牌,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六安茶谷开茶节、国际羽绒文化节等节庆品牌,天堂寨、白马尖、铜锣寨等名胜景区周边地区田园风情的农家乐品牌,柳编、泥塑、剪纸、木雕等创意农业文化品牌。
6、农业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发展。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以优质农产品生产为主的一产、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二产和以农产品销售流通、餐饮服务及休闲农业为主的三产。201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323.2亿元,“十二五”期间实现年均增幅4.5%以上,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865.8亿元,五年内翻了两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1,现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80家、市级460家,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达4318家,农民合作社6915家,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04家,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占全省总数1/8左右,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综合排名位居全省前列。积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企业为引领,通过“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全市122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1500多家,与365个家庭农场签订购销合同订单,带动订单生产面积230万亩,吸纳70多家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托管式、保姆式等多种形式服务。注重延伸中下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冷链物流,全市300多家龙头企业开通了网上电商平台,2015年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8亿元,占全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量近1/3。目前拥有各类龙头带动型专业市场70多个,年交易额60多亿元,新建了西商集团农产品物流园、六安周谷堆农产品市场、吉宝冷链物流园、金寨大别山物流园等一批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7、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工作,推行健康栽培、杀虫灯诱杀、生物农药等现代绿色植保防治技术,2015年,全市累计指导防治面积4299.78万亩次,减少农药商品制剂量150吨,低毒环保农药使用率90%以上,绿色防控示范区内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85%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使用覆盖率达到100%,生物农药使用率30%以上,防控效果85%以上。推广机械化深施、精准化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综合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源,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2015年,全市共监督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7574家次,对133791头病死猪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2015年,全市配方肥施用面积729.3万亩次,肥料利用率较配方施肥前提高了3-5个百分点。扎实推进农村沼气能源工作,目前,全市共完成户用沼气11.4万口,使用8.7万户,年产气量3050万立方米,年处理人畜粪便32万吨,产出沼肥160万吨。
8、节水农业发展态势良好。牢固树立“节水增产、节水增效”理念,重点引导确立水稻、小麦、蔬菜等节水模式,抓好关键技术落实,建设8个有特色、成规模的节水农业核心示范区。加强对传统农业生产灌溉技术的节水升级改造,大力推广和引导水肥一体化、渠道防渗、定量灌溉、雨水收集利用、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喷滴灌等节水生产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2015年,全市新增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面积1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提高10%以上。
9、循环农业和生态健康养殖稳步推进。大力倡导清洁化生产、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和绿色化增效。近年来,全市创建了一批生态牧场和生态企业,推进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实现了一定区域内的复合式循环。积极推广“虾稻轮作”、“鱼稻共作”、“鳖稻共生”、“稻田养蟹”及“鱼菜共养”等绿色高效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亩产水稻千斤、水产品增收千元。引导大水面生态友好型渔业发展,推进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养鱼和生态休闲观赏渔业,在保障渔业高产、优质的同时,对鱼类排泄物和残剩饲料进行收集和再利用,实现污染物“零”排放。2015年,全市已建设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基地8个。不断提升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2015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量52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6%,初步形成以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为主,秸秆沼气、秸秆饲料、秸秆基料、生物质燃料为辅,布局合理、利用多元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格局。
10、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目前全市农药残留和禁用农药检测合格率96%以上。品牌创建工作业绩突出,目前全市拥有涉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9件,拥有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1件,省著名商标66件,拥有量居全省第一。组织“三品”认证及监管,全市共有101家企业,311个产品进行“三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在全省排名第一。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政策扶持力度,拥有蔬菜、茶叶、水果国家级标准园13个、省级标准园18个、部省级畜禽规模标准化养殖场45个,部省级水产标准化示范场29个。
三、科学描绘生态农业产业化“十三五”美好蓝图
“十三五”期间,我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将全面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农委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强化科技引领,转变发展方式,补齐资源环境短板,深入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构建品牌化运营产品生态圈、联合体组织企业生态圈和复合式循环产业生态圈三位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是着力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围绕粮食高产创建、全程机械化、畜牧产业提升、水产跨越、特色产业培育、信息化带动六大行动,组织实施绿色增效、主体培育、品牌创建、科技推广、改革创新等示范工程,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深入开展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示范县和示范主体建设,努力打造全省一流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二是着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现代农业园区内集聚,严格控制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加强园区设施农业技术的组装配套,完善农产品高效、优质、高产生产综合技术体系,实现有害污染物在园区的闭路循环。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和照明、生火有机结合,采取“猪一沼一菜、猪一沼一稻、猪一沼一果、猪一沼一鱼”等三位一体的循环模式,建设规模连片的绿色农业循环示范区。积极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建设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
三是着力推广农业生态健康技术措施。以节地、节肥、节药、节水、节种为重点,推广应用秸秆生物气化、太阳能利用、能源作物开发利用等新型农业技术。积极推广以推广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等健康栽培措施为重点的生态调控技术和以虫治虫、以螨治螨、牧鸡牧鸭、稻鸭共育等为重点的生物防治技术。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大力发展和扶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和重金属污染治理,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切实提高肥料利用率及有机肥占有比例。
四是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是发展绿色加工业。引导扶持粮油、茶叶、林果、蔬菜、水产、中药材、油茶等绿色(低碳)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其生产和加工链条向原生态食品延伸。支持龙头企业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和技改扩建,引进低耗环保的加工生产线及配套机械设备,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循环利用水平。二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结合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蔬菜瓜果、名优茶叶、蚕桑药材、苗木花卉、畜牧水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区域特色产业,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一村一品”专业村(乡镇)。三是发展观光农业。大力发展山水经济、林下经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投资开发观光采摘园、科普示范园、养生保健园、民俗文化村、主题庄园等休闲旅游新业态,培育一批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为基础的乡村休闲产业带。
五是着力保障食品优质安全。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消费者投诉和假冒伪劣农产品等事件的查处力度。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清洁配套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应用精准农业、生物诊断防病、远程监测和遥感系统、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等节本降耗的农业物联网技术,组织开展省部级茶叶、水果、蚕桑标准园和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活动。制订和执行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和各项生产技术规程,在菜篮子工程生产加工全面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大养殖环节规模猪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力度,引进无害化处理设施和设备,大力推进焚烧、化制、发酵等无害化处理方法。
六是着力推动农业信息化。加快发展“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试点,利用阿里巴巴、天猫购物、淘宝“特色中国·六安馆”、邮乐农品、胜利欢乐购等网商平台扩大农产品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交易规模。加大品牌农业建设力度,鼓励和引导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申报驰名、著名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识。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提高肉类、水产品、茶叶、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冷藏保鲜水平,推动农产品均衡上市和降耗减损。
相关新闻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