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诈骗,安全教育不能缺位

发布时间: 2016-08-26 09:57:31 |来源: 广州日报 | 作者:熊丙奇 |责任编辑: 君君

 

8月24日下午,就山东临沂18岁准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被骗走近万元学费后猝死一事,教育部官网公开通报,提醒广大新生谨防骗子以发放助学金等名义的欺诈行为。(新京报8月24日)

山东这名准大学生的遭遇令人唏嘘不已。需要追问的是,诈骗者从哪里获得学生的信息?通常,当骗子打来电话,能准确说出学生正在办理的事项,以及学生的姓名,被哪所学校录取时,学生对这类诈骗是会放松警惕的。据报道,这名被害女生接到一通电话,声称要为其发放助学金。由于此前她曾在当地教育部门登记申领助学金,因此未加怀疑。根据这一信息,警方就应该追查,是不是教育部门泄露了信息。一种情况是所有考生的信息被泄露,诈骗者拿着电话打,“广种薄收”;另一种是申请助学金学生的信息被泄露,诈骗者更有针对性。事实上,近年来的电信诈骗,都与公民身份信息被非法泄露有关,打击诈骗要与严防公民信息泄露紧密结合。

而与此同时,这件事也再次提醒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希望这名女生的悲剧,能唤醒学校和家庭,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落到实处,而不只是进行形式化、概念化的安全教育。

在这起诈骗事件中,诈骗者用助学金为诱饵,让学生先缴学费,再领回助学金和所缴学费,并且限定时间。预防这类诈骗,需要告诉学生一些常识:哪有学校发助学金要求先缴学费后返还的?对于贫困助学金,学生尚未入学,怎么就过期不候了?

部分学生对于此类生活常识的缺乏并不是笨,而是缺乏生活经验,即所谓的“涉世不深”,这恰恰是当前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一方面,我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重视学生的知识教育,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学校对学生进行“圈养教育”,家长则包办代替学生除学习之外的一切,这导致知识教育之外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都被边缘化,学生缺乏对社会生活的了解,也缺乏生活生存的能力。另一方面,近年来,针对学生生活生存能力缺失的问题,教育部门已要求学校与家庭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还有的学校已让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但安全教育的效果尚不理想,没有进入学生头脑,这是因为很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知识化和概念化的。而安全教育,本质是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需要融入社会,了解社会,这就需要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学会在社会中生存。比如,有的家长担心出安全事故,就一直对孩子上下学采取接送的方式,直到高中毕业都如此。这属于对学生的过度保护,很难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大学新生马上就要开学,而很多学校都把学生独立报到,作为新生的第一课。学生的安全很重要,但只有让他们自己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安全能力,才是真正的安全,家长不能因担心学生安全,而让学生失去培养独立性、自主性的机会。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