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受害者不该再被“冷血”审判

发布时间: 2016-07-26 10:04:18 |来源: 新京报 | |责任编辑: 君君

 

在法律之前,舆论先进行了道德审判,网友不是在为动物园代言,而是在为他们心中的判词代言。

23日下午,几名游客自驾进入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一女游客中途下车,被身后一老虎拖走,随后同车两人追上去也被老虎攻击。冲下车想救女儿的母亲被老虎袭击致死,其女儿受伤,24日凌晨5点已做完手术,无生命危险。据了解,当事游客签订过相关责任书,其中明确规定自驾入园要锁好车门窗,严禁下车。

这起离奇而惊悚的事件十分吸引眼球,迅速成为社交媒体上风行的谈资。由于一段现场监控视频的流传,导致此事更具有“视觉冲击效果”,以致许多人忽略了血腥的一面。

这起事件的实质性问题是游客与动物园的责任划分,这也是网络争议的内容。但争议的双方力量相当不对等。认为园方应负责任的声音极少,且一旦发出便遭众多网友奚落。

压倒性的声音认为,该女子咎由自取,不作不死。网友反而认为目前被责令停业的动物园是冤枉的,甚至是受害方,同情女子及其家属的人少之又少。

客观而言,女子很可能自己承担大部分责任,在野生动物园随意下车是对自己和同车之人生命极大的不负责任。不过涉事动物园的自驾项目很可能会被取消。但不管怎样,女游客母亲丧命、自己受伤,已付出足够惨痛的代价。

同时,没必要急着为动物园卸责。女子丈夫的同事对媒体说,事发时当事人并不知道他们还在园区范围内,以为已经出来了,才下的车。许多网友直接断定这个说法是为了“赖上动物园”。但不管是家属还是园方,都是利益相关方,其说法都必须经过权威机构检验才能成为有效证据。

如果园方果真能用证据证明己方已尽到足够的安全保护和风险提醒义务,那么到时候再捍卫园方的权益不迟。为什么在事实不完全清楚的时候,网友急于认定受害者该负全责,而机构方不仅无责反而是受害者呢?为何网络舆论如此冷血?

这自然不是因为每个在网上拍手称快的人在现实中都“重虎轻人”,而是网络上的某种情感共鸣机制,加上一些特定信息的刺激,造成了以冷血为荣的刻薄话大比拼。

人们在讨论事情时容易先入为主,而难以随时保持清醒客观。他们先从网络传言获知,女子因吵架而下车,所以认定其是“作女”。认知模型形成后,再选择性地添加进各种对女子不利的网络传言,进一步固化认知。比如传言说女子是男方情人,孩子是非婚生,这就暗合了人们对“小三”的痛恨。还有传言说,女子是医闹,意在证明被老虎扑咬是报应。

上述传言都没有被证实,但广泛传播后就会在人们心中形成“坏人有坏报”的强烈印象。在法律之前,舆论先进行了道德审判,已被打上“坏人”标签的人自然难以收获同情。可以说,网友不是在为动物园代言,而是为他们心中的判词代言,他们带着报复性主持正义的心态参与讨论。这种道德审判是不公正的,它让受害者遭受二次伤害,让本该通过法律来明确的责任界定显得多余。

收起那些还没出口的刻薄话,认真想一想,这样一起惨痛的事件是一句“活该”能总结得了的吗?(社论)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