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人”的幸福生活——裕安区丁集镇土地“转”出脱贫路

发布时间: 2016-07-21 14:36:48 |来源: 六安新闻网 | 作者:王元军 |责任编辑: 君君

 

7月12日上午,盛夏时节的裕安区丁集镇大岗村,烈日下热浪袭人。该村“农业工人”李海胜,不顾炎热,一边在果林里放鹅,一边卖力地在当地农业企业的果林里除草。他以前的承包地,全部流转给了该企业,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个现代生态农业基地的组成部分。美国大樱桃、黑布林、美国红杏等水果,在他的辛勤劳作下开花结果。

近年来,丁集镇在以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产业带动、群众自愿、规范有序”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农业“转”出了效益、为农村“转”出了活力、为农民“转”出了富裕。截至2016年,全镇共流转土地3万亩,土地流转率为31%,参与流转农户5500户。转出土地的农民不仅获得了流转收益,不少还被返聘到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成为“农业工人”,土地流转为农民带来了双收益。如大岗村康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000亩发展果树,土地流转后的大岗村农民除一部分外出打工外,其余的在公司内就业,实现了“转地”不“转业”、“失地”不“失利”。

李海胜家住大岗村,过去承包地都是荒山旱地。出世的孩子又被发现为智障,对于一个原本困难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自从大岗村开展土地流转以来,李海胜将手上的5亩旱地全部流转给了当地企业,为了照顾家庭,李海胜选择给企业打工,成为一名“农业工人”,不仅拿到了土地出让租金,自己还在企业谋得了除草、管护等工作,每天工资70元,每年收入增加了两万多元。除此之外,村里考虑到他家里的实际困难,和该农业企业共同出资,为李海胜购买了100只种鹅,让他在打工的果林放养,种鹅可以吃掉落的果实和杂草,既省了饲料,又不耽误李海胜在田间劳动,让他越来越快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眼看生活越来越好,李海胜喜从心来,对于未来李海胜表现的更加自信。“土地流转的效益增加了我们农民收入,让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据了解,裕安区丁集镇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流转双方互利双赢,推动了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提高了土地规模产出效益,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持续稳定地向非农产业转移。

鑫胜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张权诗,是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前几年,经过和村里协商,注册的家庭农场流转了一些土地。张权诗主要负责粮食种植技术和粮种培育,把粮食的耕、种、收等服务全部交给农机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请当地农民为家庭农场打工,闲时养护,忙时播种,仅这一个合作社的十来个“农业工人”,平均每人每年增收2万元左右,既发挥了农民的作用,又照顾了家庭,还规避了经营不善的风险,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丁集镇通过这样的流转模式,让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发挥能人带动作用,领着乡亲们一起干,加快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步伐。

在丁集镇,像李海胜这样的“农业工人”不在少数。59岁的王为友,妻子常年身体不好,经常入不敷出,土地流转后,成为丁集镇大牛村三缔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工人”,每月平均收入1800元,一年增收2万多元;光明村48岁的陈久磊,本身患有糖尿病,妻子有高血压,土地流转给鸿星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工人”,每月平均收入2200元,一年增收26000多元。(毛瑾瑾记者 王元军)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