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首家“国学馆”日前落户皋城

发布时间: 2016-07-11 14:55:37 |来源: 联盟中国 | 作者:马健 |责任编辑: 沈晔

 

7月9日上午,由六安浩博教育发起成立的浩博国学馆在万乘云汉隆重揭牌。原六安市人大副主任、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张宗华,原六安市政协副主席胡梦彪,六安市文联主席马常地,六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策划人史红雨,六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管洪生、文济齐、李道春,六安市诗词协会会长郭元勋等领导及学者出席了揭牌仪式,相关领导为浩博国学馆揭牌。史红雨与浩博国学馆创始人刘颂明先后在揭牌仪式上发言,他们鼓励大家弘扬国学,从精神文化上弘扬中华、振兴中华。著名书法家马常地、管洪生、张宗华、文济齐在国学馆揭牌仪式上挥毫泼墨书写国学名句,将仪式推向了高潮。

据了解,开展国学教育,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极度吻合,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它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儒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经部、子部为重。其中经部就是一般意义上讲的儒家经典。读经典的过程,首先是一个人的价值理念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的非常重要的途径。科学研究证明,13岁之前的记忆能力、学习模仿能力是人一生中最好的时候,而且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只要对孩子们的兴趣加以引导,他们就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惊人的学习能力,而且这一阶段学习的东西将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引导、培养起他们对国学的兴趣,他们学起国学来就像向杯子里倒入它装得下的水,并不会造成负担。而且学习国学与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并不冲突,不会框住孩子的学习方向。开展国学教育就是希望通过儒家经典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知道怎样做个合格的人,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一个有礼貌的人,进而作贤人、圣人。让孩子从这些经典中汲取营养,用经典智慧的钥匙开启现代各学科知识的宝库,从而提升学生智力,增加学生智慧。通过诵读经典,可以增强学生记忆力,拓展学生知识面。在孩子们诵读经典时广大的家长朋友也从中得到教益。国学馆的揭牌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按学者引用宋代张载的话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浩博国学馆刘颂明院长发言中说,“在《论语》中,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浩博国学馆成立的目的就是要追思先贤,认真学习和践行古代儒家经典,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学问,如何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众所周知,孔子提倡的仁、义、礼、智、信是天下人最认可的优秀品质。自古至今,大凡优秀人物无不具备这些优秀品质。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国学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为了使青少年学生能够从小就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弘扬国学。传统的课堂教育侧重于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而缺失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因此,浩博国学馆学子学习孔子等先贤圣人的经典,就是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培养的良好习惯,让他们知荣明耻,学会如何做人。以中国五千年智慧为人生底蕴,获得成功、收获幸福!儒家学说是践行的学说,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仁义礼智信”,无不强调人的行为,提出了人们行动的目标和做人的准则。我们不仅要努力的学习国学知识,还要将学到的国学精髓融入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身体力行。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结晶,它传承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作为浩博国学馆的一员,我们致力于继承并发扬中国特有的文化品质,力求将每一位前来的学习的孩子培养为品行高洁、德才兼备的淑质英才。这是教育之本,也是浩博国学馆的责任之本。”

国学馆揭牌仪式上,四女生一起愉悦诵读孔子《大学》经典名篇,学生们展示古筝、茶道表演。孩子们一个个落落大方,彬彬有礼,颇有当代“君子”、“淑女”之风范。相关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浩博国学馆的揭牌仪式。(马健文/图)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