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老人免费乘车,这个可以有
发布时间: 2016-06-28 09:46:46 |来源: 新京报 | |责任编辑: 君君
当下中国的大城市,公共交通资源非常紧缺,把交通领域的实物补贴转化为货币补贴,是一项有利于老人,也有利于全社会的改变。
昨天是上海取消敬老卡免费的第一天。70岁以上老人可以持“敬老卡”免费乘坐公交车及地铁的制度停止实施。经过媒体记者实地观察发现,公交车站及地铁上的老年乘客明显减少。
因为数量锐减,意味着老人的乘车需求,不是刚性的。比如,很多老人早晨高峰时期出行,或许仅仅是因为另外一个菜场的菜便宜一些,或者为了去一个离家较远的公园锻炼。一旦乘车不再免费,老人们的这种非刚性需求就不再发生。也正因为如此,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对这个政策表示了支持与赞同,呼吁自己的城市也赶快实行这个政策。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这是地方政府对老人不好,社会不敬老吗?
事实往往与直觉相反。
实际上,需要强调的是,上海并不是单纯消减了老人们的这一项福利。根据上海市政府今年四月发布的《上海市关于建立老年综合津贴制度的通知》,上海将不再实行7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制度。原本用于公共交通的敬老服务卡停止使用,取而代之的则是真金白银的补贴,年龄门槛也从70周岁降至65周岁。
根据新的综合津贴制度,具有上海市户籍且年满65周岁的老年人,可以享受老年综合津贴,标准按照年龄段分为五档,从65周岁一直到10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可享受75-600元不等的补贴。这一综合津贴制度已经从今年5月1号起实行。
所以,本质上看,并不是取消老人免费乘车制度,而是从免费乘车制度这种实物补贴,转变为了货币补贴,而且补贴更加精细化——既考虑了老年人的实际损失,也考虑到了老年人高峰与年轻人“抢座”的现状。
根据经济学的原理,现金补贴比实物补贴更有效率。如果现金与实物的价值是相等的,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现金补贴更好。这是因为,人们获得现金,进行消费的时候,会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把现金用在他们最需要的地方,也就是效用最大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所以,总体效用最大。相比之下,政府的实物补贴,不可能按照每一个人的需求进行,品种不会很丰富,不能完全考虑到居民的所有偏好,对一些人来说,可能很有用,对另一些则没有用。比如,出行不方便的老人,免费交通卡对他们来说就毫无用处。
在当下中国的大城市,公共交通资源非常紧缺,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时期,所以,笔者认为,把交通领域的实物补贴转化为货币补贴,是一项有利于老人,也有利于全社会的改变。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