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龙:从六安走出的科学家

发布时间: 2016-06-23 16:21:02 |来源: 六安新闻网 | 作者:谢菊莲 |责任编辑: 沈晔

 

“我长大了想当科学家!”在大多数人很小的时候,说起目标理想,都这么说。科学家,多么崇高的称谓。吕永龙,就是从我们身边走出去的科学家,他让“科学家”一词显得格外亲近。

6月16日,第23届太平洋科学大会上传来喜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六安籍科学家吕永龙成功当选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这是继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符淙斌担任该协会主席之后,我国科学家第3次任该国际组织主席职位。

“此次就任太平洋科协主席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会议结束后,我已回归到繁忙的科研活动中,希望能以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回馈社会。”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已经投入到繁忙科研活动中的吕永龙,语气平和而亲切,并在短信上写出了这样一段话。

他是国内培养出来的土生土长的科学家,学术成绩却获得了国际认可。1964年出生于六安的吕永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国际科技组织推选担任这样的重要职务。除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等科研身份,他还是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主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科学顾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专家组成员,国际科联科学计划和评估委员会委员等。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冷门研究到如今的大热,吕永龙的科研大多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从事科研工作30多年来,主要从事区域污染的生态效应、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项开拓性成果。曾先后承担“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重大国际合作计划、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等40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包括《自然》、《科学》等上发表论文250多篇……因此学术成就,他于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一位建树赫赫的科学家,你我的同城人,在太平洋科学协会担任主席一职。他是一位怎样的人?因吕永龙科研繁忙不便打扰,记者拜访了吕永龙年逾古稀的双亲,和蔼淳朴的两位老人,多年来朴素如常人般生活在六安城市西边的一处普通住宅小区内,交谈中,记者听二老回忆起吕永龙的成长历程。

“孩子从小就特别刻苦好学,那年月吃了不少苦。”母亲邹德如回忆吕永龙少年时的读书光景,眼里闪烁着心疼又欣慰的泪光。邹老说,中学时代,吕永龙就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常常偷偷下功夫,夜晚点着煤油灯钻研功课、一个人躲在偏僻的角落里背书。那时候条件艰苦,吕永龙是家中的长子,中学读书时候营养跟不上,最奢侈的伙食是吃上一个5分钱的包子,所以那会儿身子特别瘦,十五六岁的人儿才34公斤,同学们常常拿他开玩笑……

“上安农大的时候,经常听他说在学校开农用拖拉机呢。”二老继续回忆,吕永龙自小在金安区横塘岗乡农村长大,对农业比较感兴趣,高中从毛坦厂中学重点班毕业后,考入当时的安徽农学院(现安农大),对农业科技的兴趣就这样一发不可收拾。考上研究生回家后,还不忘下田栽秧,帮忙干农务活……

交谈中,说起吕永龙求学时的努力和艰辛,二老不时轻拭眼角的泪水。在别人眼中,吕永龙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但在他们心里,吕永龙还是那个认真努力的孩子。这些年,二老在家过着节俭平实的生活,对外即便是住在一起的邻居,也从不炫耀。

“我常对他说,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好好干,干出成绩……”父亲吕自德听说儿子吕永龙当选为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表情微喜自若,老人家说,就像干工作一样,其实他只是做了一名科学家该做的事情,既然是工作,就理所当然要干好。

“年轻人不要盲目羡慕已经取得成绩的前辈,而是要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寻求自身的价值。”在采访对话中,吕永龙阐述了这样的观点,他说自己毕业那会儿曾长期没有固定住所,还住过活动板房,但生活的条件是一个可以逐步改善的过程。现在的他依然特别享受呆在实验室里的感觉,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交流后产生的碰撞火花。所以年轻人一定要勤奋、踏实工作,积累内力、提升内功,就一定会有机会……这也是吕永龙给当下正在努力创业和奋斗的年轻人的一种鼓励和鞭策。

“作为一名环境生态学者,也很期待有机会能为家乡六安的环境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做些工作。”吕永龙在采访快结束时这样说。

据悉,太平洋科学协会成立于1920年8月,旨在促进太平洋地区科学与技术的合作与交流,探讨太平洋地区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和优先领域,并以科学大会、届间大会和其他学术会议的方式为讨论上述共同关心的问题提供多学科的讲坛,截至2015年太平洋科学协会正式会员有19个,中国科协代表中国参与其活动,是创始成员之一。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