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全凭“勇”字 80后导演张锐执着追梦光影
发布时间: 2016-05-23 16:19:06 | 来源: 六安新闻网 | | 责任编辑: 沈晔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团市委表彰了我市一批当代青年的优秀典型,他们都是新时期青年建功成才的优秀代表,集中展现了当代六安青年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时代内涵。
本期开始,让我们走近他们,一起聆听他们的青春故事,一起感受他们的火热情怀!
张锐是六安新媒体界的“红人”,因为他不仅是一名导演,还是一位勇于追梦的80后。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么评价自己:“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同时我也是一个幸运的人。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在走过的路上,我得到的肯定始终比否定要多,这并不是说我自己做的有多好,但我确实一直努力在做。”努力,是同行给予张锐的标签;努力,也是张锐能够追梦至今的动力。
山里娃勇逐电影梦
“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可能实现梦想的道路崎岖而漫长,但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你就离成功不远了。一个作品的创作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当把困难全部都克服掉,再回过头来看,是很享受的。所有当初经历的磨难困苦,都会成为自己的财富。”——张锐自述
张锐出生在金寨县古碑镇留坪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初二那年,村子里来了一支电影放映队,他们在两根电线杆之间支起一块布,画面就出现了。正是那面白布上的光影,为他的人生种下了电影梦。
从初中时代开始,张锐就对影像特别感兴趣。喜欢拍照、喜欢看电影,会专门去找影像方面的资料、书籍。当时一张胶片要几块钱,舍不得拍,一定要精心选好了画面才会按下快门,然后充满期待地去洗照片,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自己拍下的影像。
到了高中,因为平时喜欢摄影,老师建议他报考艺术类院校。但张锐的父母都是传统朴实的农民,考虑到普通的家庭条件,父母并不赞成这个选择。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张锐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热爱艺术的心,即使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没有出路,也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经过一个月的软磨硬泡,父亲终于同意了。2005年夏天,张锐被河北美术学院录取。
艺术类院校的学费比普通大学高出很多,同时,很多人都会被父母质疑这一选择,认为学艺术是不务正业。为了证明自己,大学期间张锐用DV拍摄了两部微电影,受到同学们很大的欢迎。其中有一部是张锐自编自导自演的《我在东美的日子》,这是张锐人生的第一部影片。当时条件十分简陋,摄影没有轨道,就利用三轮车代替运行工具;化妆很简单,主人公小灿是一个农民工,就直接用泥巴往自己脸上抹。张锐告诉记者:“小灿是一个为了自己的梦想勤工俭学的孩子,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实现了自我表达;同时,因为家在农村,我看到很多孩子高中都没有上完就出来打工,我想用这部短片告诉他们,多读书,有梦想就要去追,去过更加有意义的一生。”后来成片在学校千人大礼堂放映,很多人是站着把它看完的。那个时候张锐正读大二。
不懈努力换来人生标注
“别人对我的肯定,是我走下去的动力;而别人对我的否定,作为经历,会让自己变得更好。希望自己有一天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演,这份希望无所谓成功,甚至无关梦想,而仅仅是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张锐自述
大学毕业以后,张锐曾有过一段时间的迷茫期,一个礼拜换了三份工作。那段时间,带着对自己的些许怀疑,他接受了一家传媒公司的摄影师职位邀请,这份工作做了近两年。虽然工作与电影无关,但他始终没有放下自己的电影梦。2010年,张锐终于决定离职,回到家乡六安成立工作室,开始勇敢地追求梦想。
工作室第一部公益微电影是《玻璃缸》。第一次尝试并不会顺风顺水,由于条件简陋、资金不足,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举步维艰,但最终还是顺利成片,获得了2011年新安微电影节“最佳电影奖”。当时在放映《玻璃缸》时,现场很多留守儿童都流下了眼泪。这部电影的创作让他收获自信与感动,找到了更多追求电影梦的意义。
《玻璃缸》是一个起点,从这以后,张锐继续着自己的电影梦。2012年拍摄校园题材微电影《那女孩对我说》网络媒体点击量超千万,优酷、56网等主流网站首页置顶播出;2013年微电影《元芳很忙》安徽微电影节暨蔷薇国际电影节优秀奖;2013年成立安徽星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参与拍摄制作刘佩琦首部导演作品的《幸福相依》,该片由刘亚津、刘敏涛、刘佩琦、斯琴高娃、姜超主演;2014年6月导演关注“空巢老人”的温情电影《那座山》,于2014年12月26日全国公映,获得北京青年电影展“最佳故事片”提名,“年度新晋电影工作者”提名,主演李万年荣获“特别表彰艺术家”荣誉,获得欧洲万象国际电影节“优秀原创故事片”。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