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高尖端”提升价值链

发布时间: 2016-05-16 17:08:07 |来源: 安徽日报 | |责任编辑: 君君

 

产品结构从“中高端”迈向“高尖端”,吨售价最高超过2000万元

普通钢材一吨2000多元,铸成零部件一吨能卖多少钱?在应流集团,特种铸件售价最高已超过2000万元一吨。

从霍山县一家山区铸造厂起步,安徽应流集团持续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促进产品结构从“中高端”向“高尖端”跨越,目前已经成长为我国核电设备、航空发动机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企业。

5月14日,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车间,高大的立式数控车床上,载有新一代核电站屏蔽主泵泵壳的托盘正快速旋转,相关设备正在对壳体内部进行切削、打磨。泵壳是核电站主泵核心部件之一,制造难度极大,代表了目前世界铸造生产的最高技术。

“应流是国内拥有核一级泵阀类产品制造许可证的两家企业之一,已为国内外26个核电项目机组提供了近20万件产品,国内每一座电站都有应流的产品,核电产品供货量居国内同行业第一。”应流集团董事长杜应流自豪地说。今年3月23日,我国首台国产化CAP1000和CAP1400核电站屏蔽主泵泵壳在应流同时完工发货,标志着应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功突破核电站核岛核心装备关键技术壁垒。

“核动力装置主设备金属保温层”“第三代核电站主设备金属保温层”……去年底以来,应流在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领域成果不断,研制的多项关键零部件填补国内空白,实现替代进口,为打破国外技术封锁、降低国产化成本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些重大装备的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特别是以铸造为基础的热加工零部件,有些产品目前依靠进口,还有一些产品被国外封锁。涵盖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的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是亟待突破的瓶颈,并且蕴含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杜应流说。

从1990年创业至今,应流集团始终坚持基础产业不动摇,不断增强竞争能力,迈向价值链高端。产品综合价格达到国内同行业4倍以上,部分高尖端产品附加值是普通产品的百倍至千倍。以铸造为源头的核电装备零部件供货量全国第一,高端阀门零部件出口连续五年保持国内第一。2014年1月,“应流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瞄准“短板”推进技术改造,核心“朋友圈”多为世界500强企业

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先进装备,才能制造出世界一流水平的好产品。

加热温度达到1400℃、工作压力达到200兆帕、工作区直径1600毫米、高度2500毫米……5月14日,在位于霍山县的应流集团热等静压中心,大型热等静压设备正在有序运作,加工大型部件。 “这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格、世界最高水平的1600热等静压设备,去年12月3日竣工,总投资近3亿元。 ”应流热等静压中心负责人说,热等静压是一种集高温、高压于一体的现代先进工艺技术。采用热等静压技术,能使产品机械性能、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得到极大改善,实现了传统制造技术难以完成的大型复杂结构、特殊材料零部件制造技术的突破。 “应流热等静压中心的建成,是我国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的重大进步,为我国航空发动机机匣、核一级主泵叶轮、深海钻采工具等高性能零部件制造,提供了可靠的先进技术和装备保障。 ”

5月13日,在应流集团合肥基地恒温车间,工人正加紧赶制世界泵业巨头欧洲格兰富公司的泵盖订单。“金属刀具切削时产生的高温容易导致产品变形,所以精密件的加工要在恒温车间进行。恒温车间可保持20摄氏度上下10度以内,根据不同材料加工,设置不同的温度。 ”恒温车间厂长王汉中说,公司新购置的美国光敏树脂3D打印、德国蓝光扫描、美国普尔卡斯特工艺模拟软件等,使应流的生产和研发手段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总体而言,在中低端装备产能过剩的同时,高端装备依然是装备制造业的短板,而先进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关键零部件又是高端装备行业自身的短板。 ”杜应流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快推进,给高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就看谁有能力补“短板”,谁有能力提供有效供给,也就是市场急需的高端产品。

聚焦高端铸件,持续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应流在技术研发、产品制造、质量保证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用电气、艾默生、西门子……如今,应流产品出口以欧美为主的30个国家、近百家客户,核心“朋友圈”多为世界500强企业,出口占总业务比例超过6成。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进军乏燃料后处理和航空装备市场

在业内主要关注核电站建设期的核电设备时,应流已经开始布局乏燃料后处理技术领域。

5月13日,在位于合肥的应流久源核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看似普通的中子吸收板,实则科技含量十足。“主要体现在铝基碳化硼材料这种先进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技术上,要进行中子辐照实验等近百项实验、检测,保证其中子吸收功能和60年使用寿命要求。”公司负责人吴雄鹰向记者介绍,中子吸收材料是第三代核电燃料贮存格架中关键的功能材料,是制约我国核电燃料贮存格架国产化的关键瓶颈。公司是应流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成立的,目前是国内中子吸收材料唯一量产供应商。今年4月12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的院士专家鉴定会认为,应流久源在国内首次建成中子吸收板产品生产线,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替代国外产品。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市场空间巨大。应流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进行技术合作、产业合作,实现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高温合金部件产业化,企业承担我国多种型号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核心部件的研制生产任务,实现先进战略材料的技术跨越。随着国家低空领域逐步开放,通用航空市场将成为继汽车市场之后又一个井喷式发展的产业,市场规模预计达万亿元。应流对接德国先进制造技术,引进130马力、160马力小型涡轴发动机和两款轻型直升机项目,将跻身这一巨大市场。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更应该把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蕴含的机遇。”杜应流说,企业在铸造这个基础性行业积累近30年,“十一五”期间提出产品结构调整,“十二五”期间大力推动“价值链延伸”,研制核电材料和产品达到10年,研制航空材料和产品超过5年,终于突破一批关键制造技术,实现自主化国产化制造。“应流集团一直在调整转型、创新发展,理念、技术、管理上的不断积累和突破,为在新形势下适应变化、深化调整奠定坚实基础。如果现在才开始做,可能就会失去机会。 ”

“十三五”期间,应流集团将以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部件为主攻方向,落实价值链延伸战略,向价值链的高尖端迈进;以核能设备及乏燃料后处理材料和装备为主攻方向,落实产业链延伸战略,聚焦乏燃料贮存和处置这个高端市场,走向核电设备产业链更高层次,并向辐射屏蔽和防护产品延伸。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