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调结构”咋实现?——来自金安区春耕一线的调查(上)

发布时间: 2016-05-16 17:04:48 |来源: 六安新闻网 | 作者:储勇 张世巧 |责任编辑: 君君

 

5月的皖西大地满眼绿意。几场及时春雨过后,广袤的农村田野上繁忙的春耕备耕景象随处可见。5月12日中午,记者走进金安区孙岗镇孤堰村,远远就能听见农机的轰鸣声,只见田野里一台台农机具来回穿梭,田间里还有一些农民为直播秧苗喷施生物农药。

陈雨龙今年64岁,是孤堰兴农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进入春耕以来,他每天都特别忙。记者见到他时,戴着一顶草帽的他正站在田埂上指导农机手操作旋耕机作业。在他脚边的水田里,旋耕机驶过后,翻松过的泥土散发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气息。

孤堰兴农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一家种植水稻、小麦等传统粮食作物的合作社。虽然是一个种田人,但作为合作社负责人,陈雨龙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种植结构调整等新动向丝毫不陌生。他告诉记者,事实上,合作社已经开始着手“调整”了,“你别看今年我们仍然是以种水稻为主,但是在水稻品种选择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我们主要种植传统杂交稻品种供应粮库,但近几年市场相对饱和,价格一直上不去,所以今年我们要种一些优质稻品种,像属于香型米的‘6326’、‘天香1号’等,我们打算收获后自己加工直接再投放到市场。这类稻米不仅价格高,而且有销路,相信收益会更好。目前这些新品种都处于工厂化育秧阶段。”陈雨龙告诉记者。

孤堰村的村书记邬宗林说,眼下全村约五分之四的土地流转给了种粮大户和农业合作社,随着种子、农资、人力等成本的不断上升,对于种粮大户及合作社来说,调整种植品种,优化种植结构,已经是势在必行了。“如果不顺应市场调整思路,根本没法想提升种粮的产出效益。”

2015年,邬宗林曾到外地的农村交流挂职,虽然时间很短暂,但他带回了“真经”。“我了解到当地种粮户通过选择早熟水稻品种,将新稻上市时间提前到中秋节后,赢得了市场提高了收益,还为二茬种植争取了时间。”邬宗林说,今年他将这一经验带到了村里。“兴农合作社除了选择优质稻品种外,就尝试了“Ⅲ98”等早熟品种,预计每50公斤稻谷将提高30元左右的收成。”

“我们合作社流转加入股的土地总共有4600亩,预计今年种植品种调整的面积将涉及60%以上。”在采访中,陈雨龙告诉记者,对待种粮品种调整上,目前合作社尚处在摸索阶段,这是基于种植业较大成本及市场风险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谁也不能保证一调整就能适应市场,步子不能迈大了,还是要迈得稳一些。”

对于陈雨龙的这一看法,孙岗镇红堰村万胜合作社的负责人朱南胜很是赞同。在接受采访时,朱南胜告诉记者,万胜合作社现承包流转土地约2000亩,今年涉及品种调整的在300亩左右,比例未达到五分之一。“这300亩的土地主要是用来改种粳稻和糯稻,相对杂交稻,这两个品种市场行情更好一些。”

“当然,‘调结构’目的是提高种粮产出,它的内涵并不局限在品种调整上。”作为一名种田的“老把式”,陈雨龙认为,“节本增效”更应是一项重要内容。“近些年,我们合作社通过提升机械化水平,不断对冲人工成本增长带来的利润损失。我们合作社今年又购买了新型农业平整机,现在每亩又能节约25元的人工成本,并且效率更高了。”

一亩地省25元的人工成本,对普通农民来说可能还不算啥,但对种粮大户们来说却格外重要。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当地的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在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目前仅机插秧率已达到70%以上。这既缓解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难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为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创造了条件。

邬宗林告诉记者,“节本增效”除了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外,目前,在区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当地种粮农户还实现了在农药、化肥上成本上的“双减”。“我们采用了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虽然单价相比更高,但是由于肥效、药效更好,用量少了,最终水稻产量和品质都提升了。”邬宗林说,这样细算下来,也降低了一些成本。

在接受采访时,金安区农委副主任潘圣余表示,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来看,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绿色生态种植,提高种植品质和效益,应是当下种植业“调结构”的主要途径,也是该区农业部门的主攻方向。“目前金安区粮食种植面积约110万亩,到2020年预计将减少至100万亩。减少种粮面积并不是减产,在此过程中,我们将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引导农户特别是种植大户调优种植品种结构,达到增收、增效的目的。”(记者储勇 张世巧 来源本网原创)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