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筑起党性教育高地——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建设综述
发布时间: 2016-05-06 14:37:58 | 来源: 六安新闻网 | | 责任编辑: 沈晔
五月的金寨,山川青翠、云卷云舒,漫山遍野的映山红竞相绽放,鲜艳而朴实、含蓄而深情。
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前,来自上海市委党校系统新进教研人员第五期培训班学员桑丽动情地说:“面对着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不惜流血牺牲的先烈们,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和责任的重大。他们是航标,他们是灯塔,引领和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缅怀先烈,不忘历史,我们才能走得更远。重温入党誓词,让我们时刻不忘对党的庄严承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岗位,踏实工作,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七县两区结合部,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近年来,省、市委组织部把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建设作为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党性教育基地的一项重要工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高强度推进,不断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做大做靓教育培训品牌,收到明显成效。独特的老区县情,丰厚的红色历史,“忠诚奉献、紧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成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发自内心的赞誉金寨党性教育是“心灵之旅”、“铸魂之旅”。
寻位:深度提炼突出“忠诚奉献”
寻准自身坐标,是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在发展中的一次凤凰涅槃。
金寨县党性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注重用红色历史熏陶人,用生动故事感动人,用深刻的主题教育人,用伟大精神感染人,让党员干部品味红色文化,寻找精神家园,传承红色基因,汲取政治智慧,铸造坚强党性。
2015年,金寨县党史、民政、文化等单位,分赴全国各地开展红色文物征集工作,先后分赴北京、上海、辽宁、甘肃、新疆、广西、海南等24个省市,拜访金寨籍老将军、老红军及亲属200余人,征集文物资料730件。征集到的有关文物资料弥足珍贵,为党性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金寨县在组织专家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借助外脑,先后多次邀请国防大学、安徽省委党校等省内外单位高水平专家到县实地调研,召开研讨会、座谈会,深度挖掘、高度概括、认真提炼党性教育基地主题,确定了以大别山精神为主线,把“忠诚奉献”作为金寨干部党性教育的核心,突出金寨特色,对县境9个党性教育教学点分别进行主题提炼,突出金寨特色,做到一个基地,一个主题,一个点评,因类有别,按需施训。
“我在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进行现场教学的时候,主要以‘忠诚’为主题,对这里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其重要意义进行讲解,最后围绕忠诚奉献红线,针对干部成长遇到的现实问题,与学员进行探讨。”金寨干部学院现场教员柏耀钰告诉记者,忠诚奉献是金寨干部学院党性教育基地的灵魂与血脉。金寨干部学院综合运用理论铺垫、现场体验、座谈讨论、点评教学、关注发展,以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让学员触摸历史、对接现实,感受传统、启迪思考,感知红色、砥砺信念,传承精神、永葆本色。
创新:锐意进取打造“红色课堂”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特色的培训是打磨出来的。在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词是长期实践、不断修改、虚心完善、精益求精……。
近年来,安徽金寨干部学院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常态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要求,把党中央的要求与党员干部队伍现状联系起来,紧抓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的主课,着力挖掘底蕴丰厚的红色历史和大别山精神,着力传承红色基因,打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受到了广大学员的高度评价。
金寨干部学院不断完善六种教学方式,注重提升课堂教学,尝试讨论式教学,探索模拟式教学,完善体验式教学,改善现场式教学,力求打“组合拳”,进行综合教学,做到讲清典型事例,讲好红色故事,做到以理服人、以史资政、以文化人、以情动人,宣传了红色,形成了特色。2014年6月,金寨干部学院在四期青年干部培训里,都开设了《弘扬大别山精神,促进青年干部健康成长》、《干部职业道德规范》、《金寨精神与人生出彩》等课堂教学,进行了20公里的重走红军路、磨练坚强意志的体验教学,到县红军广场进行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瞻仰革命先烈等活动,还进行了分组讨论交流,这样的教学在青年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我们设置的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党性教育这个核心,注重党史与党建、军史与军建融合,力求知识面的扩展、智慧的延伸,达到思维的触动和思想的升华的目的,广大学员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为民务实清廉上有了新提升,实现了个人成长有”营养剂“,事业发展有政治智慧。”安徽金寨干部学院高级讲师李业坤深有感触地说,“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使党性教育真起作用,是综合运用专题讲授、现场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的结果,改变了过去一味教员讲、学员听的传统模式,实现了传授知识与提高能力的统一,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据了解,金寨干部学院探索金寨红色教育+x模式。“x”是金寨县基层党组织建设、美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现代化等一些工作的亮点,以及到法庭、监狱等的警示教育。2013年承接的安徽省委党校第33期中青班,既有红色历史的讲授,又有现场教学;既有重走红军路的体验感受,又有“三同(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三体察(体察党情、体察国情、体察民情)”的社会实践活动。学员深入到将军之乡、库区之乡桃岭乡、古碑镇的山村开展社会实践体验教学,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吃农家饭、做农家活、说农民话、睡农家床,沾土气、接地气、零距离,体察了老区情,进一步强化了党性观念、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群众还自发地给学员颁发了荣誉村民的证书。
“一次金寨行,一生老区情!”安徽金寨干部学院的教育培训不仅得到了广大学员的好评,而且扩大了社会影响力。近年来,各省、市、县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军事院校都积极与学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大家纷纷点赞,“中国有一种红叫金寨红。金寨干部学院就是红色学院。在这里办班,我们放心!”
传承:整合资源筑牢“精神高地”
“有作为才有地位。干部学院的地位和价值,取决于它对社会的贡献度,给干部成长多少正能量,”金寨县委班子认为,干部学院只有“强身健体”,主动担当,不断作为,才能发挥学院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近年来,金寨干部学院着力在提高品位、打造精品上下功夫,突出开发一批红色教材,创新开发实践课程,特色开发情景课程,不断优化教学效果,力求让学员们在学习中收获终生难得的“心灵之旅”。
为进一步提升金寨干部学院党性教育的吸引力,学院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干部学院的一项重要措施,狠抓落实。组建本地专家队伍。利用老区自身师资资源,学院采用外聘内培的方式,建成了一支对党史军史、大别山历史有较深研究的专家队伍。充实专业讲解队伍。从全县在编在岗教师队伍中公开选调5名同志,选送到湖北红安、山东临沂、中国传媒大学等地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讲解队伍。建立兼职讲解队伍。依托老红军、老战士后代,库区移民典型、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以及先进模范代表,建成了一支兼职现场讲解队伍。外聘专家队伍。与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防大学、上海市委党校、安徽省委党校、六安市委党校等院校开展广泛合作,外聘75名专家,建成了一支高水平的理论专家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的加强,极大增强了学院的活力。
同时,金寨县委还成立了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推进建设领导组,县委主要领导人任负责人,提升学院建设水平。2013年1月整体搬迁学院。目前,正在重点推进二期建设,今年5月底前投入使用。建成后,学院占地218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投资1.4亿元,拥有综合教学楼、餐饮楼、宿舍楼、专家楼,设有多媒体教室、大小教室、情景模拟室、讨论室和大小报告厅以及中央党校C级站、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网站、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学网站和图书馆等,可容纳600人参训。
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建设的加强,使干部培训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仅2015年,学院共主办各类培训班100期,培训干部8271人次,其中县外红色教育培训班次75期,培训干部5778人次,吸引了北京、上海、山东、深圳、江苏、湖北、河南等地和国防大学、国家人社部等单位来校开展干部培训。同时,学院与中央党校、国防大学、井冈山干部学院、中组部组工干部学院、西安政治学院、湖北红安干部学院、广州市委党校、山东临沂干部教育基地、焦裕禄干部学院等建立广泛交流合作,收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以场馆为依托,开展好面上培训。县革命博物馆、革命遗址园、汤家汇红色遗址群、南溪丁埠大王庙、斑竹园朱氏祠、花石汪家老屋等场馆,全年累计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部队院校、企事业单位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人员50余万人次,安徽金寨干部学院的影响力逐步扩大,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政治效益。
在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下,来自安徽省委党校第58期社会治理班的教师和学员雷霆、韩军、蒋永忠等动情地说道:“革命先烈用鲜血书写历史,用生命铸就辉煌。我们唯有精进,方能对得起烈士们的牺牲。要不忘过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珍惜现在,开辟未来。应从点滴做起,为中国梦添砖加瓦。”
一路风雨兼程,数载春华秋实。巍巍群山目睹,广大建设者正以大别山精神建设着安徽金寨干部学院;茫茫云海见证,伟大的老区红色精神在这里继续发扬光大。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