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鱼儿变身“清道夫”——霍山县推进水资源保护侧记

发布时间: 2016-04-12 16:12:01 |来源: 六安新闻网 | |责任编辑: 沈晔

 

“水质好不好,小鱼来打分”。近日,霍山县渔业部门组织人员在东淠河流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6000斤鱼苗和千余只龟苗被放流回河中。笔者来到东淠河岸边的河滨长廊,只见一群群鱼儿穿梭在清清的碧波中,欢快地适应着自己的“新家”。

近年来,霍山县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与治理,以铁腕姿态向水污染“宣战”,立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军令状”,抓实点源、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努力把霍山县打造成安徽省优质水源地和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县。

“以前我们增殖放流活动主要集中在佛子岭、磨子潭两大水库,现在只要是境内有水的地方,我们都有自信能把鱼苗养活,这就是我们水资源保护的‘成绩单’。”该县环保局负责人说。

保护水资源,须从源头抓起,用“最严制度”拧紧“水龙头”,让“护理”理念落地生根。为进一步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3月初,该县专门编制并出台了《霍山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想为指导,以库区水环境质量和东淠河出境水环境质量达标为核心,分5年、10年、20年等不同时期提出了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的总体工作目标,成为全县水污染防治工作“军令状”和“路线图”。

站在衡山大桥上,东淠河的美景尽收眼底,青山环绕、绿水长流,似一幅山水画让人流连忘返。谁曾想到,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机器轰鸣、黄沙漫漫,这一改变源于该县正在开展的水环境整治工作。近年来,霍山县开启了点源、面源水污染综合治理,先后关停龙华缫丝、皖西香料等15家污染严重企业,投入4000万元专项基金在全县建成了200多处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投资5000多万元建立了城区垃圾卫生填埋场。就在去年,东淠河治理成果喜人,非法采砂整治效果显著,橡胶坝蓄水成景引来候鸟筑巢安家,该县还投资4000多万元完成了南北城河的治理工程,目前,县污水处理厂二期、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在加紧建设中。

“靠山不能吃山,靠水不能吃水”,如何才能调动水资源保护的积极性?唯有实行补偿机制,方能破解“生态之困”。近年来,该县根据东淠河流域环境现状和污染物分布特点,认真筛选了一批重点项目,积极申请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补助,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3月31日,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实施工作调度会在霍山县召开,该县分管领导在会上对全县生态补偿实施工作开展情况作了详细介绍。此外,该县佛子岭水库群继磨子潭、白莲岩两大水库之后成功入围了国家水质较好湖泊保护名列,目前,该项目已获得国家专项资金补助2000万元,省、市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配套资金5564万元。

要想让水清成为常态,必须先让水活起来,真正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怪圈。长期以来,在佛子岭、磨子潭水库周围肆意圈占水面、无序放养鱼箱的行为屡禁不止,造成水质污染严重,为此,该县痛下决心,出台《霍山县库区饮用水源保护和周边环境质量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拿出1.2亿元经费开展专项治理,经过集中突击,共拆除网箱27864只,实现全县水体环境明显提升。

“我们现在不是不养鱼,而是放弃污染严重的网箱养殖,推行生态健康养殖,让鱼儿从‘污染者’变身成‘清道夫’。”该县农委负责同志告诉笔者,“我们投放的鲤鱼、鲫鱼对水里溶解氧、重金属的敏感度较高,是水质最直接的‘监测官’。同时,作为杂食性鱼类,它们不仅能帮助清除河里的藻类,还能起到净化水质、改良水域生态环境的作用。”

今年年初,全县已先后两次向河中投放鱼苗20余万尾,为保护鱼苗生长,该县农委也将联合县公安局定时开展整治非法捕鱼专项行动,一旦发现非法电鱼、捕鱼、毒鱼等行为将追究相应责任。

水清之后,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2月3日,霍山县与徽熳集团成功签约,这意味着总投资11.5亿元的“大别山矿泉水项目”成功落户该县,项目建成后,年产30万吨以上的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将流入市场,大别山区的水资源将得到深度开发和利用。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