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定制
 

弘扬皋陶文化 推进法治建设

发布时间: 2016-04-08 14:26:01   |  来源: 六安新闻网   |     |  责任编辑: 沈晔

 

皋陶是司法之祖、德教始祖、六安先祖。皋陶主张“明五刑、弼五教、刑期于无刑”的刑法思想,倡导“法治”和“德教”并重兼施,开创司法先河,与尧、舜、禹同为“上古四圣”。死后葬之于六(六安古称),故六安又称“皋城”。六安市一直高度重视皋陶文化的保护与弘扬,清明祭祀皋陶是我市已坚持多年的一项重要节典活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上首次将“良法”与“善治”联系起来提出的新概念。如何制定良法和实现善治,是中华民族关心的重大问题。大量的史实表明,“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是法治之祖、德教之祖、六地始祖,是我们中华文明开启时期的一位历史巨人。我们作为皋陶封地的后人,为拥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彪炳史册的先圣而自豪。

1993年底原县级市成立了皋陶研究会,先后出版《皋陶与六安》两本书,整修了皋陶墓和周边环境,做了大量有益工作。1999年底撤地设市后,该会自然消失。在我市一些有识之士的提议下,2015年4月3日,市皋陶文化研究会成立,之后主要做了4件事。一是开展学术工作。牵头我市部分专家学者编撰六安历史文化系列丛书之《皋陶文化》,选稿34篇,其中涉及到法治文化的占50%左右,总字数约25万字。同时编印了《皋陶文化学刊》两期;协助市政协文史委编辑《皋陶文集》(未定名)正在进行中。二是配合研讨活动。去年5月30日,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在悠然蓝溪举办了“皋陶法治思想与法治中国”建设研讨会,10多位国家级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会上有专家提出将古皋城打造成“华人司法圣地”,也有专家提出将皋陶像、獬豸、楚大鼎打造成中国司法3个标识。6月5日邀请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著名学者纪连海在悠然蓝溪皋陶五礼园开讲皋陶礼文化,市皋陶文化研究会就如何开发利用皋陶文化与纪连海先生一起座谈讨论。三是协助文艺创作。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创作的30多集电视连续剧《天下法典》已完成初步撰稿,由市文广新局牵头拟创作的《司法鼻祖皋陶》动漫电影等文艺创研究会予以配合。四是参与传承活动。如参与皋陶五礼馆布展内容调整,抽调部分专家参与皋陶塑像评审,组织会员参与清明祭祀皋陶活动,学会学术顾问姚治中先生撰写祭祀词,分管副市长亲自参与祭祀活动并宣读祭词。该活动在六安连续多年举办,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弘扬皋陶文化,推进法治建设,不仅需要皋陶文化研究会的同仁们继续努力,更需要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态,大家齐心协力,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要继续加强法治理论研究。皋陶是文献记述的尧舜禹的辅佐者,我国最早的司法官,有文献将他与尧舜禹并称为“上古四圣”,即华夏民族形成初期部落联盟的主干成员,他们共同创造了早期的国家治理理论。皋陶认为,司法应该体现治国理念的核心:以德治国。其思想主要体现在:一是以刑罚惩罚罪人,辅助道德教化,达到不用刑罚而民众行为也中规中矩。二是法治应该宽严相济,刑罚不要株连后代,过失可以从宽,故意作恶再小也应从严。三是罪证有疑问,处理应从轻。与其误杀无辜,宁可暂时放过罪疑之人,珍惜生命,使民众不轻易犯法。皋陶的法治理念为后代王朝所继承。西汉朝廷任用酷吏,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写的《汉书》,都责备这些人背离以德治国,“非皋陶之法也。”皋陶法治思想中的这种观点后经儒家发扬光大,形成了重民、惠民、爱民的民本主义传统,并最终演化成现代的民本主义价值观。同时,上世纪末以来,国家公布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竹简、青铜铭器和甲骨文研究都公布了一些新成果,这给我们研究皋陶司法文化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现皋陶文化研究会成立时间短,无论是领导力量、学术力量、经费支持、社会影响力与研究会的定位、目标相距甚远。除了研究会自身努力外,希望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司法部门的支持,以这个平台,吸引高层次专家学者的关注与支持。同时,我们认为皋陶文化研究机构并非为一般的社团组织,这块品牌也非一般的文化品牌,无论在领导力量、组织力量及规格层次上今后都应加强。我们还建议加强对法治教育源头的研究。如五刑之首的“象以典刑”,实际上主要不是刑罚处理,而是法制教育的手段;明清时期的申明亭,是法治教育的平台,六安文庙里就有。我们过去对此知之不多。皋陶不仅是刑法鼻祖,也是法治教育的开山鼻祖。加强对皋陶司法文化符号的研究,从獬豸到官帽、官服仍至官椅,从“象以典刑”到狱神(庙)、申明亭等都这些形象鲜明的符号都值得我们研究,进而达到宣传和弘扬皋陶法治文化的目的。

二是要推动法治文化项目建设。对皋陶文化园项目,省委宣传部、省政法委和市委、市政府领导都十分重视,多次赴实地调研和提出推进要求,现基本完成概念性规划编制,纳入我市“十三五”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库。项目位于六安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约1300亩,规划建设“一带五区”。一带为沿杭淠干渠水带,干渠上规划建设六安历史文化长廊,以此为纽带连接“南北向”和“五区”。“南向”连接西汉王陵区,“北向”连接东城都遗址公园,长廊上拟设40个历史文化景点,意为皋陶文化4000多年历史。“五区”为:一是祭祀凭吊区。该区规划了入口喷泉广场(东主入口,跨渠进入)、祭祀广场、祭祀大殿、神道、照壁、图腾柱,恢复种德寺(内设道德大讲堂)、皋陶祠,维护皋陶墓(墓区展现恢弘肃静、幽深特点,预留募捐碑林区)等。二是司法展示区。规划建设华夏司法博物馆(法典陈列、司法发展史、刑法、刑具实物展)、獬豸广场、狱神阁等。内设皋陶“法治”思想解说厅、《皋陶谟》情景演示厅等。三是思圣怀古区。规划了思圣小广场、四圣群雕。绿地内穿插多处文化内涵的小型亭阁和民风民俗景观、农耕文化雕塑。四是产业拓展区。规划建设玉器古玩市场、水幕电影、小型游乐场、宠物展示基地、水族馆、露天大剧场、旅游服务中心等文化产业项目。五是游乐配套区。拟建游乐商务中心、六安古代知名人物解说馆、皋陶部落史陈列馆(内涵皋陶后裔姓氏分部网络图)、百氏祠等。在项目推进上,我们建议学习外地如湖南炎帝陵、舜帝陵修建经验,按照规划,分期分步实施,通过维护皋陶祠、复建种德寺、兴建祭祀大殿、华夏司法博物馆等逐一推进,从而形成文化旅游园区。可以成立皋陶文化园建设基金会,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园区建设。

三是要抓好皋陶法治文化传承。皋陶最早提出的五刑有三种说法:一是从三苗习惯法到皋陶时代成形五刑刑罚,后代发展为:笞、杖、徒、流、死五种刑罚。二是《尚书·尧典》载“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三是“甲兵、斧钺(yuè)、刀锯、钻笮(zuó)、鞭扑”。甲兵,即对外来侵犯和内部叛乱的讨伐;斧钺,系军内之刑,属军法;刀锯,系死刑和重肉刑;钻笮,黥刑,属轻肉刑;鞭扑,是对轻罪所施薄刑。皋陶在习惯法的基础上整合为“五刑”,无疑是一大进步,创我国刑法之始。因此,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特别是司法源头的宣传,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优秀传统地域法治文化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通过保护传承等手段,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要继续做好六安文物保护工作,创建历史文化品牌。充分挖掘和利用六安名人名居名地等资源,做好延续城乡历史文脉的工作,把承载皖西文化记忆和乡愁的项目列入发展重点,逐步恢复和建设一批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俗特点的人文景点。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