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手机版  |  桌面下载  |  邮箱登陆  |  论坛注册  |  站点导航定制
 

草率的调查,是对城市形象的“二次伤害”

发布时间: 2016-02-23 10:09:55   |  来源: 工人日报   |   作者:张世光   |  责任编辑: 君君

 

从没有问题,到严重违规,一条翻来覆去的鱼此刻应该能够消停一会儿了。据新华社2月21日报道,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再次发布调查报告,此前发生的“天价鱼”事件是一起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恶劣事件。饭店被停业、罚款50万元、相关责任人被调查,此次调查结果几乎全盘推翻了第一次发布的“饭店明码标价不违规”的调查结果。

无独有偶,在“天价鱼”事件刚刚告一段落之际,海南三亚10元一次的“天价厕所”又来了。市长热线做出了“过年期间用水成本高”的回应后,官方的表态很快反转,“涉事洗手间系违建,将依法立即拆除。”

发生在景区里的“天价”事件,如果用“前赴后继”来形容有些过头,说是“屡禁不止”应该不过分吧。这里面有法律法规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等多种原因。

倒是这一南一北两件发生在景区里的高价消费事件的异曲同工之处让人质疑、费解、气愤——为什么官方的前后回应都像孙悟空的筋斗云似的,一翻就是十万八千里?这种回应到底是怎么来的?谁该为这种不负责任的回应负责?

一个还算是值得称道的做法是,无论是三亚还是哈尔滨,在这两件接连发生的“天价”事件中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这么快的回应在一定程度上是吸取了以往一些事件中由于回应不及时造成的小事变大、大事变乱的教训。同时,快速回应也体现了官方希望公开发声尽快息事宁人的诚意。但无论是主动表白还是被动表态,公众要的不仅仅是跑赢谎言的速度,还应该有一同到来的真相——这也是政府部门回应公共事件的核心。

回头看,无论是“天价鱼”还是“天价厕所”,相关部门的最初回应过于匆忙、草率了。

一个是违法经营的饭店,一个是违规建设的厕所,长久以来为什么没被监管部门查处取缔且先不究,有关部门在面对外人的质疑和批评时,第一时间给出的“没毛病”的回应,是出于对自己治理水平的自信,还是护犊心切的外露?

事实上,景区里发生的事情,并非只涉及景区管理单位一个部门。比如,哈尔滨的“天价鱼”事件中,从最初网络曝光的投诉贴来看,至少涉及工商、税务、公安等多个部门,可饭店资质过期、证照登记与实际经营不符、发票涉嫌滥用、警察执法过程不规范,这一系列问题在第一次调查时无一被发现,就连调取视频便可一目了然的是否发生肢体冲突,都没调查出来。这不禁让人质疑: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由最权威的部门给出全面准确的调查结论,这是考验政府部门危机处理能力的关键时刻。如果有人不以为然,草率从事,甚至出于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而压着瞒着,最后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为自己的不负责任而付出更高代价。

青岛“天价虾”事件后,有人说,一只虾毁了一个省数亿元的旅游形象投资,这话有点夸大,但一个恶性事件对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的负面影响之大之深,确实不可小看。由一两桩极个别事件而毁誉一个地方的整体形象,肯定是以偏概全、走极端了,但就公众心态而言,刻板印象的实际效力确实存在。由个别事件推及一个地方的市场秩序、商业环境的品质,这是公众很正常的认知心态。

无论是10元钱一次的厕所,还是7000多元一顿的鱼宴,如果说事件一曝光,是对城市形象的第一次伤害,那么,相关部门不经心的调查,则是对城市形象的“二次伤害”。这样的教训,我们应该认真吸取。迅速介入,认真调查,不回避问题,不袒护不足,坦诚磊落,对真相负责,对公众负责,这才是政府部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正道。(本报评论员 张世光)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