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坚持绿色发展战略 在“调转促”中奋力崛起

发布时间: 2016-02-15 16:30:54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翁朝晖 |责任编辑: 沈晔

 

“十二五”是六安走绿色发展之路、在“调转促”中奋力崛起的辉煌五年。六安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改革创新,奋力崛起,取得经济社会文化各项事业长足进步。

这五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迈上千亿元台阶,达到1143亿元,年均增长9.2%。财政收入迈上百亿元台阶,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16.9%。规模工业企业由598户增至1079户。规模工业增加值由246.7亿元增至429亿元,年均增长13.5%,工业化率由34.5%提高至3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84.7亿元增至562.6亿元,年均增长14.2%;固定资产投资由517.9亿元增至1131亿元,年均增长21%。贷款余额由 484亿元增至 1082亿元,年均增长17.5%。三次产业结构由23.5∶42.3∶34.2调整为19.5∶46.1∶34.4。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和全省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先进市。

这五年,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积极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一心一廊”、“一谷一带”平台建设,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市和环保部绿色GDP2.0试点市。完成节能减排主要任务,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不断提升,金寨县积极创建国家级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实施森林增长工程113万亩,基本完成百万亩油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旅游业加快发展,天堂寨成功创建5A级旅游景区,全市拥有4A级以上景区25家、省级最佳旅游乡镇19个,数量分别居全省第二和第一。六安的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霍山、舒城、金寨县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六安的科技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这五年,城乡面貌巨大变化。六安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等称号;城镇化率由35.9%提高至42.7%。 248个省级美好乡村中心村的建设,“三线三边”城乡环境整治让六安美丽乡村星罗棋布。六安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阜六铁路、宁西铁路复线和沪陕、六武、周六、六潜高速等建成通车,新建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005公里、农村公路3500公里、改造危桥350座,大别山旅游快速通道基本建成,公路总里程居全省首位。六安的优质水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

这五年,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累计建成农民文化乐园2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7个、农家书屋2563个,霍山县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六安荣获全省计划生育先进市,全省综治(平安建设)先进市和进步市,再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这五年,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260元、9116元,年均增长11.5%、14.2%。累计投入民生领域资金1188亿元,民生工程实施工作连续多年全省领先。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6.6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镇职工五大保险参保率逐年递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4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5万户。以实施“5+1”项目为契机,抓金寨、带全市,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3.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降至8.6%。

展望“十三五”,六安已制定出宏伟发展蓝图。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总取向、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以调转促为主抓手、以改革创新为主动力,大力实施开放合作战略、新型工业化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一心一廊”、“一谷一带”建设,着力提升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合力脱贫攻坚,保障改善民生,走出一条大别山革命老区绿色振兴的特色之路,如期全面脱贫,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六安要实现:

——综合实力再上台阶。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左右,经济总量超过1500亿元,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胜地、全国重要的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增长极。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5∶48.5∶36.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18%,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高到4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5,产业集群集聚作用更加凸显,科技进步对产业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质量效益显著提高。财政收入超过20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企业2-3家,超10亿元30-40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5件以上,总数达28件以上;新增安徽省著名商标150件以上,总数达280件以上;新增安徽省名牌产品40个以上,总数达140个以上。

——城乡发展统筹协调。中心城市首位度和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叶集区实现加快发展,县城和重点城镇带动力明显增强,一廊、一谷、一带建设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城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城镇化率达到48.4%。

——生态环境优势凸显。绿色发展统领作用充分发挥,主要环境指标达到全省领先水平,森林覆盖率达到47%,基本建成安徽优质水源地、大别山区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全面构筑起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社保兜底扶贫等工程,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到2018年实现44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9年6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4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城乡居民就业创业空间更加宽广,增收渠道更加多样,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000元和15000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社会更加包容和谐,幸福六安建设迈出坚定步伐。

加大“调转促”力度,锻造六安G312工业走廊

G312工业走廊是六安实现东西双向开放发展的脊梁,是一条核心轴、工业主轴、发展龙脊。通过这条主轴,带动全市融入合肥经济圈,承接长三角,同时开拓西向通道,形成首尾呼应、区域联动的成效。通过推动合六叶工业走廊交通、能源、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建设,围绕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机电家电、新能源、木竹加工,打造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

G312工业走廊上现有9大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将重点发展新能源 (光伏发电、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等)、生物产业(灵芝、石斛等中药材加工)、家具制造业(木地板、家具生产及循环利用,木竹加工机械制造等)。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方向,通过整合资源,重点发展中高端装备制造(核装备、齿轮变速箱、电机、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电力装备、专用车、电子及通信设备等)、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新能源客车、专用车等整车制造,充电技术及设施)、新材料(新型建材等结构材料、电子材料、新型复合材料、新兴功能材料等)、生产性服务业 (研发设计、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从而全面提升六安的现代工业水平。

目前,9大工业园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4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44家;这些园区已经形成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机电家电、新能源、木竹加工及家具制造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其中金安(城北)开发区的电机产业首位度达到60%,叶集的木竹加工达到65%,金寨现代产业园的机械及零部件加工达到68%,六安开发区的装备制造达到32%,裕安开发区的新材料达到31%。园区内亿元企业突破250家,占全市总数的60%,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通过推动合六叶工业走廊交通、能源、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建设,围绕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机电家电、新能源、木竹加工几大产业,力争在“十三五”末,让六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30%以上,亿元企业达到400家,10亿元企业达到20家,培育2-3家百亿企业,形成一批百亿级的产业集群。

按照新的发展规划,这条工业走廊将发展成为:

工业经济的增长极。走廊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工业经济的新增长点,引领六安工业转型升级。

绿色工业的示范区。走廊大力推行技术改造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区域配套协作水平,突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打造智慧园区、绿色示范园区,引领全市工业绿色发展。

特色产业的集聚区。走廊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优势资源集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打造特色和优势突出、影响力较大的区域品牌集群。走廊内重点围绕首位产业引进项目、壮大产业、拉长链条,注重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兼顾自身发展与互补互助,提高产业关联度,打造特色工业集中区和产业配套区。

打造500里茶谷 500里淠河经济带

“十二五”期间,六安创新提出六安茶谷和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一谷一带”建设成为六安加快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和主要抓手。

六安茶谷规划面积约6144平方公里,人口约160万人。主干线长约260公里,建设范围涉及5个县区、48个乡镇、5个水库的区域。六安茶谷建设围绕“生态增绿、旅游添景、农民增收”的发展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品位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以茶为媒,将茶叶、毛竹、石斛、油茶、有机鱼等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生融为一体,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建好节点,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全面推进区域统筹发展。计划用5-8年时间把“六安茶谷”打造成世界最好的绿茶源产地、大别山国家风景道、大别山湖群国家旅游区、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绿色发展试验区。

六安茶谷全面建成后,将成为集生态、旅游、产业、养生为一体的最美茶谷,也是一条带动老区人民致富的富民谷。省有关部门专题调研六安茶谷后,充分肯定了六安茶谷建设的创新做法,认为六安茶谷建设是贯彻“绿色化发展”理念的新探索,是落实国务院《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新探索,是提纲挈领,抓一带百谋划区域发展的新探索,是发挥特色资源优势脱贫致富的新探索,也是发掘传统文化发展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新探索。

淠河是六安的母亲河,大别山丰沛的水量由淠河而入淮。千百年来,沿淠就是六安重要的经济带,大别山丰富的物产借淠水舟楫而通四海。淠河经济带规划总面积2657平方公里,其中横排头以上681平方公里,横排头以下1976平方公里;建设范围涉及5个县区、33个乡镇和街道,干线全长263公里,涉及人口149.6万人。

淠河经济带建设坚持水利与交通并行,产业与生态并举,扶贫与开发并重的要求,将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融为一体,开展淠河流域治理,打造黄金水系,实现汛期蓄水、常年利用、长期安澜。并以建设淠河绿色长廊为重点,推进全流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以农副产品基地为依托,发展以绿色“菜篮子”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以百里河堤为主干,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全力打造水害彻底根治、产业高效优质、生态有效保护、景观舒适优美、群众增收富裕的500里生态经济带。

目前,六安“一谷一带”建设全面顺利推进。相关部门制定了项目清单,明确“一谷一带”建设时间表、路线图。推行项目精细化管理,按照“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笔经费、一抓到底”的要求,挂图作战,盘点销号,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目前,围绕“一谷一带”沿线的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环境整治、集镇建设、景区景点建设和提升,共谋划200多个项目,计划投资100亿元。其中,2015年实施的150个项目,目前已完成72个,投资16亿元。 2015年,因为六安茶谷建设的推进,沿线群众增加就业5万人,农民增收1000元,乡村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2万人以上,全市乡村旅游接待量为1200多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达20亿元以上,助推8万人脱贫。

加大中心城市建设力度统筹城乡发展

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全面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六安既定的发展目标。按照建设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群节点城市定位,六安加大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城镇发展空间布局和形态。目前,六安中心城市规划区面积1096.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2.3平方公里。城市水、电、路、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基本齐全,城市综合服务能力逐渐增强,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六安正有序推进东部产业新城、西部生态新区、绿色城南建设,着力完善配套、提升品位。

在加强城市建设中,产城融合深入推进。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推进,实行工业向开发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产业园区正成为产业集聚,城市发展的新组团。六安现大力开展 “六城同创”,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市建设,明确将六安建设成为全省优质水资源、大别山转型发展示范区以及全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六安着力构建六安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美好乡村等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已率先完成各县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为县城提质扩容提供了空间。并以全国重点镇、省中心镇和市重点镇为重点,全面推进小城镇总规修编。

六安大力推进小城镇发展,加强道路管网、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小城镇功能,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商贸重镇和旅游名镇。十二五”以来,六安市小城镇建设总计投入400余亿元,年均增幅达20%,道路、给排水、垃圾转运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配套,自来水普及率90%以上,151个乡镇全部建成农村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集镇规模不断扩展,综合能力显著增强。裕安区苏埠镇等11个镇入选新一轮全国重点镇。初步形成了以杭埠、姚李为代表的工业型集镇,以苏埠、南港为代表的商贸流通型集镇,以万佛湖、天堂寨、独山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型集镇,以黑石渡、大化坪、长集为代表的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型集镇和以毛坦厂、苏埠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镇。

民生工程硕果累累

“十二五”以来,六安民生工程各项工作硕果累累,民生工程实现了从扶贫济困向保障民生转变,局部救助向长效普惠转变,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向满足发展需求转变,政府主导向社会共建转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大幅提升。

民生工程投入逐年增加。五年来,全市共实施48项民生工程,资金投入从2011年4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83.5亿元,受益人口由660万人发展到现在约700万人,受益水平由2011年每人每年约700元增加到现在的每人每年约1200元。五年间,累计投入资金434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278.62亿元,市县级财政配套48.33亿元,民生工程资金以10%的比例逐年递增。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五年来,全市财政投入义务教育经费6.21亿元,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农村文化建设实现了全覆盖。五年来,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3604.18万人次,累计补偿资金89.6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66.13万人次,累计补偿资金10.63亿元;城乡医疗救助63.44万人次,累计救助资金4.72亿元。五年来,社会保险日趋完善,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续保人数累计达367万人,参保率达到90%;推动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民生工程有效缓解了人民群众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住房难、生活难等,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民生工程也拉近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政府与群众之间真正实现了“零距离”,民生工程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生活变化,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