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调转促” 促进工业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 2016-02-03 16:15:31 |来源: 六安新闻网 | |责任编辑: 沈晔

 

    编者按:刚刚召开过的“两会”,对过去一年和“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了一个全面总结。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宏观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我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绿色发展战略,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对“十三五”我市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进行了明确,给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新的一年,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肩负重托,代表群众心声,献计六安发展。今年有哪些代表、委员带来了促进经济发展的好提案、议案呢,本期走近代表、委员,看他们为六安经济发展“出招”。

政协委员胡海运在今年“两会”上发言,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调转促”促进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

他说,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省市相继出台了“调转促”的实施意见和方案。我市在以“十大工程”为主体的实施方案中,明确了未来几年“调转促”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但在宏观经济形势持续趋紧、招商引资等外部环境未见好转的情况下,“调转促”的压力巨大,还存在重点不够突出、举措不够细化、政策不够给力等问题。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他提出:明确“调转促”的主攻方面。“十二五”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工业薄弱、财政不富的状况依然存在。要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必须依靠工业的大发展,通过工业经济的量变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质变。在推动调转促的进程中,全市上下把主要精力、主要措施、主要资金放在工业上,把工业作为主战场,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突出调转促的主要抓手。工业经济工作千头万绪,但核心问题是如何盘活存量、推动现有企业稳步发展,以形成稳定的企业群和工业税源。一是加强技术改造。近两年来,招商引资压力逐年加大,工业发展更多依赖建成企业的技术改造,其投资占全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十二五”初期的32%提高到2015年的45%。加强技术改造已成为工业转型的重要推手、提升企业生产水平和产业质量的主要途径,建议在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业经济工作中,继续推进“技术改造年”、“技术改造示范工程”等有效措施,有目标、有步骤、有实招的引导工业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二是实施创新驱动。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增速下滑,一部分企业陷入发展迟缓、停产半停产甚至破产倒闭的困境,究其根源还是核心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差。这也是我市工业亟待补齐的短板。建议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大力推进我市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增强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大工业新产品和精品研发,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合理编制好"中国制造六安篇"。三是加大政策支持。继续深入实施帮扶企业的政策措施,整合推动工业发展、工业转型的相关政策,尽快建立一套集奖补型资金、基金型资金于一体的政策支持体系。四是培养企业家精神。建议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企业家培训教育活动,帮助提振发展信心,克服畏难情绪,消除心里障碍。

巩固调转促的各项保障。一是坚持核心战略不动摇。加快六安振兴发展,必须坚持工业化核心战略不动摇,要在领导精力的倾斜上、资金投入的大小上、工作落实的效率上体现到服务工业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二是强化工作领导。围绕工业的核心地位和工作重点,继续加强“工业强市”工作领导,争取更多方面的关注支持,形成合力攻坚的强大动能。三是加大人才选育。抓工业要重视选人用人,建议在全市范围内对涉及工业领域的现有各类专业技术、领导干部等进行人才摸底,建立工业人才数据库,加大对工业领域技术人才和领导干部的选拔培育力度,努力打造出一支在工业发展上“善谋、会干、能成”的建设队伍。

激活调转促的实施对象。一是立足全市各地资源条件、产业配套和竞争优势,精准实施产业引导,推动产业链延伸领域的市内外企业合作与重组,做强龙头企业,做长产业链条,避免工业同质化,实现发展错位化。二是明确工业企业的发展定位。按照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促转型的发展目标,积极推进企业细分,整合停产、半停产和淘汰企业,加大对各类开发区土地存量盘活和“僵尸”企业处理的力度,加大对创新型、科技型企业尤其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企业的扶持力度。

优化调转促的金融环境。一是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加大对创业板企业和上市新三板企业的支持力度,搭建直接融资渠道,实现投贷联动,促成资本市场与优质企业的有效对接。二是加快以政府主导,企业、金融监管、银行、法院、公安等共同参与的多层次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依法加大对金融涉诉案件查办力度,打击逃费债券行为,合力构建地方金融的良好生态。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