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推进 5+X联勤机制不断创新城市管理模式

发布时间: 2016-01-26 16:43:59 |来源: 安徽商报 | 作者:江自斌 张大鹏 袁野 |责任编辑: 沈晔

 

碧水绕城郭,绿树掩人家。古老而美丽的六安屹立在皖西大地上,熠熠生辉。六安的城市管理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中,迎来了新变化,迈上了新台阶,开创了新局面。

三轮改革创新管理体制

2015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对照中央文件的36项内容,六安市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符合中央文件规定。一个小小的地级市为何在体制机制上走在全省前列?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靠改革。依靠三轮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让六安的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也不断创新着城市管理的新局面。

第一轮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 2007年,六安市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统一行使城市管理领域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包括市容环卫、规划管理、绿化管理、市政管理的全部处罚权和环境保护、工商行政、公安交通的部分处罚权,解决了制度层面职责交叉的弊病。

第二轮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管理执法综合设置。 2010年12月,六安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六安中心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启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增加了市政、园林、给水、排水、燃气等管理职能,由市城管局负责中心城区120平方公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金安、裕安两区负责中心城区120平方公里以外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权,解决了管理与执法相分离的问题。

第三轮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派驻执法机制。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增多,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城市管理力量已难以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六安市政府出台系列文件,开展城管执法派驻工作。2014年5月,六安市启动派驻执法工作,向城区12个街道、乡镇派驻城管执法大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这项改革,经过近一年多时间检验,各项工作成效较为明显,市容市貌得到有效改善,违法建设得到有效控制。

打造优美的环境是城管的核心宗旨

城市是市民的家。以人为本,是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六安市在城市管理中,把打造优美的环境作为城市管理的核心宗旨。六安市城管局在工作中,紧紧围绕这个宗旨,加大投入,强化城市基础硬件建设,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促进城市执法规范化进程,创新为民服务举措,从而营造了优美的城市环境。市民舒心,百姓点赞。

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城市基础功能。六安市先后组织实施了小街巷综合整治项目、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凤凰桥污水处理厂项目、苏大堰大雁河综合整治项目等百余项城市重点工程项目,城市基础功能不断增强。六安市城管局承担的省政府考核项目均位于全省前列。六安市推进环卫保洁机械化,中心城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始终保持90%以上。全市建立城市照明统一控制系统,实现 “一键控全城”,城市供水、供气、排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以“示范路”创建、市容环境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露天烧烤整治、书报亭整治等一系列城市管理重点工作的开展,让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在城管中体现“绿色发展”主题。2015年7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联合发文命名六安市为“安徽省节水型城市”,六安市也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考核验收的节水型城市。作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六安又加大力度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为此,谋划推进大别山植物公园、龙穴山生态恢复等重点项目,打造六安至合肥绿色走廊;同时,实施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和“见缝插绿”工作,提升园林绿化覆盖率;推进城市绿道建设,打造中央公园、滨河公园等一批精品示范公园、游园。在不同时节,举办荷花节、兰花杜鹃盆景展等活动,对内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对外展示六安的城市形象。

创新工作举措,提升城管水平。六安市在全省率先建立数字城管,数字城管投入使用5年多来共处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20多万件。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在园林绿化、户外广告、市容管理、牛皮癣管理等多个领域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推进城市供水排水改革,与中国水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城市管理领域不断扩大PPP模式运用范围。组建公众服务中心,每年处理市民反映的老大难问题1000多件。推行阳光审批,所有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窗口,每年办理行政许可审批近2千件。成立全市城管系统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运用调解手段依法化解100多起社会矛盾。推进执法进小区,解决群众身边难题,按季节、按区域合理设置临时摊点群,市容管理实现疏堵结合。充分借助户外广告和主流媒体平台,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实施“联勤执法”改革举措推进城管改革一路向前

六安市联勤执法改革举措,《六安市中心城区城市管理联勤执法工作意见》已经六安市政府第38次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即将组织实施。六安中心城区联勤执法按照执法主体、执法权限、执法人员不变的要求,坚持依法治理、源头管控、协调创新、统一调度、快速处置,围绕“扁平化”组织架构、“实体化”指挥平台、“实战化”运作机制,将部门管理力量整合到中心城区街面和重点地段,以维护中心城区市容秩序、交通秩序、市场秩序、治安秩序、物业管理秩序为重点,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明确分级管理责任。市级主要负责中心城区主干道和部分重点地段的联勤工作,负责对中心城区城市管理联勤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协调开展重大联勤活动;区级主要负责辖区范围内的联勤工作,组织人员力量进驻街道(乡镇),组织开展辖区内重大联勤活动;街道(乡镇)负责组织开展辖区内城市管理联勤工作,办理上级交办的事项。

明确协调配合责任。市级采取“5+X”模式,市级“5”指市级常态联勤的城管、公安、交通、工商质监、环保5部门;区级“5”指区级常态联勤的城管、公安、市场监管、住建(房产)、环保5部门;“X”指根据城市管理需要临时增加的其他非常态联勤部门。健全联勤组织,调整充实城市管理委员会,吸纳两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乡镇)办事处、市级联勤机构为市城管委成员,在市城管委的统一领导下,共同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市级整合城管、公安、交通、工商质监、环保部门的力量,组建市级城市管理联勤机构。联勤机构内设若干支队伍,共同开展联勤工作。区级整合城管、公安、市场监管、住建(房产)、环保部门的力量,组建联勤队伍,进驻街道(乡镇),会同街道(乡镇)开展联勤工作。街道(乡镇)市容办公室或综治办公室加挂“城市管理联勤办公室”牌子,会同区级进驻联勤队伍开展辖区内联勤工作。

重点地段设立联勤工作点。对广场、商业中心、集贸市场、人流密集区、重要场所、物业小区、主要道路等重点地区,按照市、区联勤事权划分,由联勤机构派员巡逻值守,变末端执法为源头管控,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建立常态、非常态的联勤运行机制。常态联勤负责每日对中心城区12个网格责任区街面进行巡逻、值守,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非常态联勤,根据城市管理需要,由联勤机构(队伍)牵头,集中有关联勤部门人员力量,开展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地段的专项治理活动,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重点、难点或突出问题。

搭建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拓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功能,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 “五位一体”。综合利用各类监测监控手段,强化视频监控、市容监管、交通运行等城市运行数据的综合采集和管理分析,形成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依托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数字平台,加快推进区、街道(乡镇)两级城市管理联勤信息网络建设,有效搭建起全面收集、全面共享、全面运用的信息技术平台;按照“一条热线、一级平台、三级网络”的模式,建立联勤投诉受理平台,为市民投诉和城市管理联勤督察、考核提供数字依据。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居委会(村委会)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动员辖区内社会组织和居民参与城市管理,发现、制止和报告辖区内城市管理违法行为。鼓励居委会(村委会)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社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投入到城市管理工作中,建立城市管理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采取有奖举报等方式鼓励更多市民参与城市管理。

加强司法衔接。建立城市管理部门与公安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制度,实现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无缝对接。城管执法人员为群众讲解法律法规。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六安市委、市政府领导指导城市管理工作。六安市政府领导看望慰问城管系统干部职工。派驻执法授牌仪式启动派驻执法工作。市政工人利用机械除雪除冰。六安推行环卫快速保洁模式。燃气工人检查燃气设施。市政排水工人清理地下管道。河道养护工人清理淠河水草。荷花节成为六安一张崭新名片。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