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上党课 地头取“真经”

发布时间: 2015-12-16 16:07:01 |来源: 六安新闻网 | 作者:鲁艳艳 桑宏 |责任编辑: 沈晔

 

“大姐,你家里多少土地,是自己种地还是流转出去?”霍山县委党校的教研室讲师李红,已经不是第一次到太平畈乡王家店村上党课了,但这次她是带着拜师学艺的任务来的。12月9日上午,霍山县委党校的教师们来到了太平畈乡王家店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正在这里开始。

“过去给农户们上党课,我们开始老是觉得不知道怎么说,单纯复述理论性的政策,不对政策进行解析,很难和老百姓沟通。”李红说,近年来,党校提出了让教师们沉下身去,学好普通话,说好家常话,做政策理论的翻译家,满足群众的有效需求。“做到这点,比我们自己学习政策、理解政策还要难得多。今天我就是来‘拜师学艺’的。”太平畈乡是有名的“中国石斛之乡”,村民大多数土地流转给了大户、公司建设石斛基地,农村土地问题是当地村民关心的热点,党和国家有什么样的政策,是当地农户们最关心的问题。李红来了就问起农户们对土地流转的想法。“知道了农民们关心的热点,我们才能把政策宣讲出去。”

在国家基本药物所需霍山石斛原种建设基地里,当地有名的石斛炮制工艺传承人何祥林正在给党校的老师们“上课”。“这种就是真正的野生米斛,我们从去年起开始打造仿野生的石斛基地,目前效果很好,我们准备继续推广。”县委党校教师程静认真记录后,一边提问,一边拍照。她准备把拍摄的照片、视频和调研的内容整理、归纳做成教材给学员们上课使用。

“刘校长,我们这里是石斛之乡,我这两年虽然产业做的不算大,但发展的不错,我想继续扩大,你们觉得行不行?政府对我们这一块有没有什么政策支持和补贴?”刚到鑫土地石斛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小春的家门口,汪老板就拉着党校的老师们去参观自家的基地,一股脑地把自己心里的问题给抛了出来。

怎么把党课上到基层党员群众的心里,霍山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刘长卫说,要当好老师,就得先当好学生。王家店村是县委党校的结对共建村,在绿色发展中有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发展中既有经验又有问题,是最为鲜活的教学素材。县委党校以这个村为点,正在进行乡村绿色发展的课题研究。“在乡村,我们能够发现比较新颖的产业发展模式,比如在太平畈乡,我们就发现了很多‘草根’电商,他们的商品在网上卖得很好。我们可以把这些类似的模式、经验提炼出来,把这些成果带进课堂,以各种教学形式反馈给学员,接受度会更高。在课题调研时,对于发现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归纳梳理出来,对县委、县政府在未来发展谋划中给予启示。”刘长卫说,这种新的方式一开始也会让年轻的教师和学员们感到压力和困惑,在实施中互学互长的效果很明显。

太平畈乡党委书记贺新建说:“现在,党校老师们直接走进我们的基地,不仅在政治理论上给我们指导,还在乡村的产业发展上与我们共同探讨,寻找出路,为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帮我们出谋划策,我们受益匪浅。”

如今不再仅限于校园教室里,党课课堂开进了镇乡村,老师们和村里的农户们互学交流;授课老师也不仅仅是党校专家、学者,还增加了村干部、各行业系统“土专家”“田秀才”以及致富能手、种养大户……近年来,霍山县委党校始终以“党校姓党”为原则,秉承“开门办党校”的理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强化管理,全力支持和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今年,霍山县委党校结合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内容,打造了一批专题党课,开展送教到基层,到乡镇、企业、机关上门讲课40余次。同时,党校还开设了“劳动课”,组织校内学员深入山村、企业,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田间上课拜农民为师。除了走出校园,走出去教学、学习,霍山县委党校近年来还邀请了有特色的乡镇村的基层干部走进党校的课堂,给青年干部们上课。这种开门办学接地气、教学相长谋发展的流动课堂为新时期党校教育注入了活力。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