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普中国行—西博会:全民学自救,变“举国救灾”为“举国防灾”
发布时间: 2015-03-02 15:33:17 | 来源: 联盟中国 | | 责任编辑: 曹洋
“在灾害发生后,应该是‘自救’、‘互救’、‘公救’三种救援模式一起进行,而民众首先应该做的是自救。”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员会副主任闪淳昌23日在中国(成都)国际防灾•减灾高峰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民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弱,主要是我国防灾减灾知识、应急技能普及不到位。论坛上,围绕国际国内防灾减灾前沿理论和技术,通过交流互动方式,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及解决方案,推动西部地区完善科学管理应急救援体系,探寻具有中国西部特色的应急体系之路。
闪淳昌在主题演讲中还指出,灾前的预防比灾后的救援重要也更经济。“我们应该转变思维,以做好预防和应急准备为主线,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效率为核心,要由举国救灾向预防灾害转变。”
作为论坛举办地的四川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地形地貌特殊、复杂,自然灾害多发频发。仅2013年四川省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612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紧急转移安置236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2453亿元人民币。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局局长徐浩良亦表示,不仅四川,亚洲是世界上最易受灾害影响的地区,在过去十年里,平均每年都会有超过6.5万人因灾死亡,并有大约2.2亿人的生活受到灾害影响。
与会专家认为,应加大我国公众的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加强应急管理师、紧急救助员等专业队伍的组建和配备。目前我国应急管理师等专业救援人员缺口高达数十万,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救援力量的发展。
针对这一现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委托相关专业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加大对应急管理师专业人才的培训和培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也同步启动了国家题库技能实训指导项目。作为专业机构的中急培(北京)应急技术中心(原特群(北京)技术培训中心)也在全国范围内加大了专业应急管理师的培训。
只有全民行动起来,增强自救互救能力,并组建好专业队伍,才能真正的变“举国救灾”为“举国防灾”,促进我国应急救援能力的发展。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