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残疾人日——让无障碍少些“障碍”

发布时间: 2014-12-03 14:01:29   |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作者:潘笑天   |  责任编辑: 君君

 

让无障碍少些“障碍”,既要打好硬底子,更要注重科学柔性的设计细节、灵活务实的管理、平等包容的社会环境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成为热议话题。近年来,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无障碍遇“障碍”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一些新建设施不规范、不便利成了“花架子”,一些创新举措难持久、难普及成了“装饰品”,一些陈旧观念未破除、未纠正成了“拦路虎”。如何让无障碍少些“障碍”?既要打好硬底子,更要抓好软环境。

好的软环境首先体现在科学柔性的设计细节。在一些公共场所,轮椅坡道已成标配,但坡度缓急却少有舒适标准;无障碍洗手间并不难找,可轮椅难以通行。设计,讲求以人为本,不应是纸上谈兵的标准,而应是渗透肌理的细节。对于无障碍设施来说,设计建造者更要换位思考、柔性考量。无障碍设施体验能否“无障碍”,就在于高度降个分毫、开门换个方向这类细节之处。最近,上海等地试水“中性卫生间”方便残障人士在陪护下如厕,就是一个有益尝试。

好的软环境还体现在灵活务实的管理手段。为缓解残障人士“出行难”,北京、上海、深圳、济南等地相继推出了无障碍出租车服务。“叫好”声之外也有“叫苦”声。一方面,专用车型成本高、补贴少,一些“的哥”想打退堂鼓。另一方面,残障人士往往家境困难,打车费用让他们犯了难。能否选择更加经济的车型?能否通过市场调节资源配置?能否摸索以政府采购的方式,扶持企业、贴补用户?让便民措施叫好又叫座,考验管理者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好的软环境更体现在平等包容的社会环境。无障碍环境建设,关键是“环境”,重点是全社会无障碍意识的提升。前不久,北京地铁车厢里张贴了某个大众艺术节的海报,用色觉检查图做公益推广创意。艺术节本意是让更多百姓享受文化服务,结果创意欠妥刺痛了视觉障碍者的心。在深圳,“积分入户政策对盲人说不”的消息引发讨论,有关部门制定体检标准却未邀请残障人士参与。这些有意无意、有形无形的门槛背后,是人们的观念中少了根弦,忽略了残障人士的需要。目前,中国残疾人总数已超过8500万人,社会应该更好地了解这一群体的需要。诚如日前南京地铁无障碍设施体验活动参与者所言,他们期待的是多一些公平、增一份包容,受到如普通人一样的待遇;能尽少求助他人而独立、有尊严地生活,可以感知社会的安全感。

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残障人士的诉求已从基本的生存需要,提升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进行信息交流、享受发展成果等需要。能否实现这些诉求,有赖于全社会无障碍意识的提高,也反映出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

打造无障碍软环境是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继续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大力提升公共服务,还需要倡导营造尊重包容的社会环境,将残障人士的权益和需要纳入社会发展的基本考量。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