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退改签新办法:切勿盲目唱衰退新政

发布时间: 2014-12-02 15:08:32   |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蒋哲   |  责任编辑: 君君

 

根据铁道部门新政,从今日起,火车票预售期将由目前的20天逐步延长至60天。为配合新政出台,昨日铁路总公司发布了延长预售期后的退改签新办法:自12月3日起,对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的,不收取退票费;开车前48小时以上,可改签预售期内的任意车次;开车前48小时以内,可改签从办理改签之时至票面日期当日24:00之间的其他车次;开车之后,仍可改签当日其他车次,但不能改签当日以后的车次。

理论上讲,完善退改签规则并延长火车票预售期,能使铁道部门进一步提前预知旅客流动情况,有利于运力的统筹调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购票者而言,让能提前确定自己行程的人先买到票,让提前取消行程的人免费或者优惠退票,体现了公平性。

不过,这次购票改革的成果还需要时间来证明。“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不收取退票费”,相比此前收取5%退票费的退票规则,对提前退票的民众来说虽然是一个好消息,但“退票收费”的政策本意是应对恶意囤票的行为,“零成本”的退票对于威慑和抑制“倒票囤票”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由于预售期的延长和免费退票的出现,退票和改签的手续压力无疑会加大,春运中格外脆弱的购票系统能否持续正常运转,代售点囤票、违规收费等违规行为能否禁绝,都需要配套细节的跟进。

长久以来,铁道部门是被“拍砖”最多的部门,比如这次改革,因为提前很久买票会增加退票的可能性,让许多民众以“为了多收退票费”来揣度火车票预售时间延长的新政。实际上,飞机票可以提前一年预订,机票紧俏的时候退票费达到票价的50%甚至更高,也没有见到如此大面积的牟利质疑。

针对退改签新政的质疑,与铁道部门长期无法得到社会认同的原因高度重叠。一方面,铁路总公司的身份定位仍然暧昧。在铁道部改制前,铁路系统具有经营性和公益性双重性质,一分为二后,经营性的部分向市场经济靠拢,但同领域尚不存在市场竞争。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情况下,铁路总公司作为唯一拥有铁路营运权的企业,考虑民众的利益多还是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仍旧令人担忧。而这种担忧,甚至一定程度地消解了铁道部改制的目的和意义。另一方面,从国人最为关心的春运问题来看,春运期间铁路有限的运力与民众季节爆发性回乡需求之间的矛盾会长期存在,这意味着无论用怎样的手段提升购票公平,仍旧有一部分民众买不到票。这两者,又都一时无法化解。

应当说,政企分离后,作为国有企业的铁路总公司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也必须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我们欣慰地看到,这次购票改革的细节完整,铁道部门愿意公开回应质疑,是其现代企业服务意识的初步展现。然而,在客观认识政策的有限性,每项政策无法全面估计所有群体、所有要求的同时,铁路总公司的尴尬里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即一个“去行政化”但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且决策关乎民生的国有企业,该如何兼顾实现现代企业法人自治,与保障公共利益间的平衡。让民众在这类企业决策中有更大的发言权,还是期待企业在一次次政策反馈中完成服务质量的自我提升,这种自我提升的压力和动力又来自于哪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