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者更该认识一个真实的“小英雄”

发布时间: 2014-11-04 11:31:32   |  来源: 红网   |   作者:杨兴东   |  责任编辑: 君君

 

雷楚年,当年在汶川大地震中勇救7名同学,与林浩等一起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被免试招进重点中学读书。然而,成名后他借着自己的名气,声称可以通过自己所谓的“关系”,帮人找空姐工作、帮人就读重点中学、购买驾照等,被控诈骗了21人共46.3万元。(11月3日《成都商报》)

时间老人,最富有魔力,仅仅数年时间,曾经的汶川抗震“小英雄”雷楚年,现在却成了法庭上的犯罪嫌疑人。英雄光环之于他的影响,一举成名后的难以自制,有关英雄何以堕落的讨论,注定短时间内难以冷却,而雷楚年本身的善与罪,也成了一个热烈交锋的话题。

围观“小英雄”受审,反思是必要的。但做过分的标签化联想,试图还原其蜕变的整个心路历程,却又是荒唐的。一个亟需厘清的常识是,雷楚年一类的道德英雄,仍难以超越普通人的道德自我约束,雷楚年之所以能成为那个勇于救人的模范,并非基于其总的道德水平超乎常人,而是在他人生命置于危险时,雷楚年比常人更多一份勇气。但勇气终究只是勇气,并未说明这个孩子,在其它方面有着怎样的水准。因救人而一夜成名,因救人而上重点高中,是社会力量对于勇敢者的正面褒奖,但与之而来的过分热捧,标签化其救人轨迹,刻意塑造道德完人形象,却超出了应有的鼓励范围。对于成年人而言,这样的过分鼓励都可能迷失心智,更何况,一个一夜成名彼时却未成年的孩子。

雷楚年受审,有关他如何诈骗他人,伪造证件的种种细节一并浮出了水面。人们惊讶于雷楚年的失守,谈论其连女友都骗的行径。之于雷楚年而言,这样的反差可能并不意外,与昔日的光环相比,这种反向的人气像是另一种光环,仍旧处于人们的视野之中,只是这关注的焦点,已经从天堂坠入地狱,从道德高地坠入道德洼地。他的罪与他的恶成了一个恶的标本,一个关乎道德英雄如何走向堕落的标本,一如他的救人曾成为英雄的象征,标签化的解读,再度奔袭而来,至于少年何以堕落,很难真正被围观者所关心,他们所熟悉和谈论的仅仅是聚光灯下的那个雷楚年。

对雷楚年案的围观,应该走出这样的标签化路数。导致雷楚年走向堕落,很大程度上,这种贴标签的思维要负有一定的责任。雷楚年昔日救人当然可以称之为英雄,但这不代表这位英雄是毫无瑕疵的。与雷楚年打交道的那些人,如果不是这么信任光环的力量,关系的魔力,很难说会忽视雷楚年话语上的漏洞,上了他的当。更退一步说,假使雷楚年的光环,真的带来了权力的影响,办成了事,这些受害者亦不会就此将他告上法庭。换言之,围绕在雷楚年身上的罪与善的观念交锋,本身就存在一种错误的是非观,反思此事,宜需从纠正这种恶劣的社会风气开始。

雷楚年还是一个青年,其今后还有很长的人生道路要走。救人是其生命中璀璨的一页,受审是其人生里关于道德底线的一次补课。前者不说明雷楚年没有违法的可能,后者亦不能否定其曾经的壮举。以此而论,围观者更该认识一个真实的雷楚年,给这个青年一次矫正自我的机会。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