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儿奉母”式的公益广告当退出市场

发布时间: 2014-10-28 09:09:47   |  来源: 国际在线   |   作者:王丽   |  责任编辑: 君君

 

为了弘扬孝道,弘扬传统文化,最近,安徽省六安市便以二十四孝故事为题材制作了一批街头公益广告,引发了争议。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和鲁迅先生反感的一样,都是那个叫“郭巨埋儿”的故事。(10月27日中国青年网)

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讲究孝道的民族,古语云,百善孝为先,评价一个人的品质和品格,首先要看这个人是否对父母孝顺,这是社会共识,也是社会氛围促成,没有人有异议;而且古书上二十四孝子的故事也代代流传,直到今日,我们还可以在思想品德课本或者城市的公民品的宣传画中看到“百里负米”、“卖身葬父”、“卧冰求鲤”等充满各种神奇情节和“极端”做法的表达对父母孝顺的故事,虽然我们对其中的有些情节表示过质疑,比如卧冰求鲤这个故事中,很多“天真”的小学生会带着坏笑问老师,为什么这个大孝子不会回家烧一壶开水把冰块烫开,而非要用自己的身体来暖化冰块呢……虽然这是近似于网络段子的现实,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当前的公民道德教育,要继承传统,但更要批判的继承传统,要把传统文化中一些带有古代封建思想糟粕的东西去除掉,适当的加入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而不能原文照搬,直接将一些没有经过“过滤”的包含封建陋习甚至是有害思想的内容直接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呈现给大众,殊不知这样的公益宣传,一方面起不到“公益”的效果,反而会增加老百姓的反感,尤其是像“埋儿奉母”这样的所谓“孝道”,其中就包含了赤裸裸的人性泯灭,表现的是一种麻木不仁的愚孝,这样带有残忍情节的孝子故事如果讲给尚在懵懂中的学童,试想效果会如何?

最近几年,随着“国学热”的升温降温,各地政府在进行社会公德宣传和建设方面,也特别注重引入传统国学方面的一些观点和精华,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泥沙俱下的情况,一些带有封建糟粕内容的所谓“国学”被捧成了香饽饽,比如一些地方生拉硬扯一些历史名人搞一些什么祭祀大典,而且组织学生着古装参加表演,颇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

在举国上下谈中国梦的实现的当下,首先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突出文化大国自信形象的确立,是实现中国梦的首要条件,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文化上自信,才会最终实现“中国梦”的终极目标,所以从公益广告灯箱上的孝文化宣传的内容这样的细处开始做起,我们的文化大国形象才能牢固竖立起来,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肯定的说,类似“埋儿奉母”式的公益广告应当退出市场。


新闻热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