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保洁” 关键在于“自主”

发布时间: 2014-09-09 15:52:24   |  来源: 新文化报   |   作者:堂吉伟德   |  责任编辑: 君君

 

  南昌大学本学期全面推行学生自主保洁,称是为增强大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但该举措引发学生不满,不少宿舍垃圾成堆。有人质疑,“既然入学时已经交了各种费用,为何还要学生自己打扫卫生?”有同学直言,自己是来读书的,不是来扫厕所的。还有同学认为应该把行政楼保洁员也撤掉,校长带头自行保洁。校方则认为,“学生自主保洁”之所以引起争议,除了部分师生认识不到位,还与学校管理部门与学院班级衔接不到位有关(9月8日《南方都市报》)。

  理想与现实有多远的距离,南昌大学的“学生自主保洁”新政所面临的困局,或许可以说明一切。在保洁已经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语境下,如何实现以奖代补的“学生自主保洁”,显然并非“认识不到位”所能轻描淡写的解释。此举的目的,按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姜朝晖的说法,就在于锻炼大学生吃苦耐劳和生活自理的能力、创造了更多勤工俭学的机会、培养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单纯的学院派设计,在理念上确实充满理想化气息。“一举三得”的创新,也不失为高校后勤运作方式的转变。特别是时下,高校学生的自理能力差,独立意识不强,吃苦精神不够,确实需要借助一个平台。

  不过,就程序上来讲,一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各个利益主体都不应缺席。行政化下的强推,若没有经过征求民意,举行听证,满足绝大多数师生的知情权、议事权和讨论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致的认识,在争论中不断完善方案,那么“学生自主保洁”面临的可能不止于“微博吐槽”,还有行动上的抵制。

  “学生自主保洁”与现在倡导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明显格格不入,因此,即便要实施,至少也要考虑三个问题:一是学生的参与面究竟有多大,介入有多深,在学习与保洁之间如何兼济,需要一个边界;二是如何做到专业性与业余参与的有效衔接,如何让短期与长期的有机结合;三是如何在公平性上兼顾效率,比如在全员保洁的基础上,能否顾及到每个人的不同需求,同时在全面补贴之外,给“勤工俭学”一条通道。

  解决“一刀切”的行政“单相思”同面临群体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考虑多元化诉求与方式一体化之间的对立,不光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教育要求。若连所管理和教育的群体在想什么,新政实施对象真正需要什么都不清楚,那么新政再光鲜而美好,也很难有源源不断的基础保证和动力支持,此时尤须找准解决问题的立足点,否则路子就会越走越窄。


新闻热图 >>更多